[发明专利]车辆用头靠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63368.5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8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许治宁;郑时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治宁 |
主分类号: | A47C7/38 | 分类号: | A47C7/38;B60N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刘红梅,王漪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头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头靠,更详细而言,涉及行驶时自动地调整与乘坐人员的后头部之间的间隔的同时,改善头靠的构成及结构来安全地保护乘坐人员的颈部与头部,从而,防止发生冲突事故时头靠受冲击手动操作发生错误动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耐久性的车辆用头靠。
背景技术
通常,头靠安装在对应乘坐人员的头部的车辆的座椅的上部,给乘坐人员提供舒适感,当发生车辆碰撞时,防止乘坐人员的头部被折给颈部施加致命的负伤的装置。
到目前开发的安装在车辆的头靠是大致分为倾动头靠、主动头靠、折叠头靠等三种。
倾动头靠是可以用手动将间隔调整三段,但因头靠产生死角。
并且,主动头靠发生碰撞事故时感应振动或瞬间发生事故时用机械结构托住颈部,但也是由于头靠产生死角。
并且,折叠头靠具备朝前方或后方折叠90度的功能,因此,虽然具备用于去除头靠的四角的功能,但由于需要用手动的方式操作,因此,比较不方便。
对于发生死角的问题,为了确保后座的乘坐人员的前方视线,拔住副驾驶座的头靠,或将座椅朝前方俯下。
并且,在车辆后座的三个座椅中中间座椅由于头靠挡住驾驶员的视线通常不会设置头靠,因此,发生事故时颈部扭曲受伤。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最近开发了根据乘坐人员的体形用自动及手动调整头靠的高度与间隔,并且,平时头靠朝前方90度垂下,当乘坐搭乘人员时自动地垂直竖立,从而解除头靠产生死角的问题的多功能头靠。
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1-0032719(以下称“现有技术1”)公开了自动地调整高度与间隔的头靠的技术。
但,现有技术1公开的头靠是当手动操作时朝侧方推开头靠主体,并将固定齿轮与蜗轮分离,因此,由于主体的重量难以操作,并且难以制造手动操作部的同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座椅靠背的上端的上升支撑部的移动部分的开口部的幅度也需要放宽,从而,影响美观。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1的问题,本申请人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300484号(以下称“现有技术2”)公开了车辆用头靠。
但,现有技术2的头靠也是将手动操作的推杆朝主体的外侧突出的结构,因此,受到外部的冲击,即发生车辆冲突事故时,所述推杆受压力很难解除固定齿轮与蜗轮之间的齿轮啮合,从而,头靠的主体打击乘坐人的颈部与头部受到更大的负伤,并且,所述推杆朝主体的外侧突出的结构影响美观。
并且,在所述推杆的周围进一步设置用于弹性支撑的单独的弹簧,因此,大大增加组装工程及制造费用。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头靠的构成及结构来防止发生车辆冲突事故时头靠受冲击手动操作发生错误动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耐久性的车辆用头靠。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头靠,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升降单元,设置于座椅靠背的上端,可上下移动;固定轴,固定在所述固定升降单元,朝横方向延长;移动框架,设置于所述固定轴,并具备可朝前后方向做直线运动及朝上下方向做旋转运动的导轨及自动动力传递部;结合主体,包围所述移动框架的状态结合,与所述移动框架一起移动;以及手动操作部,设置于所述结合主体上用于手动操作移动框架,所述手动操作部构成为操作开关,使得电控制通电到所述自动动力传递部的电流。
所述操作开关构成将驱动电机的驱动力朝正方向与反方向操作的分别的按钮,当选择性地按压所述按钮时,所述结合主体朝前后方向移动。
所述动力传递部由驱动电机、从动齿轮、固定齿轮构成,驱动电机,在驱动轴设置有第一正齿轮;从动齿轮,在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正齿轮啮合做旋转运动的第二正齿轮,在另一侧形成有蜗轮;固定齿轮,与所述固定轴结合,并与所述蜗轮啮合。
所述从动齿轮与固定齿轮设置于构成所述移动框架的中心盖内,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中心盖的外侧,在所述中心盖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驱动电机的固定托架。
所述移动框架由中心盖、侧盖、侧护栏构成,中心盖,设置有所述导轨及自动动力传递部;侧盖,在中间隔着所述中心盖设置于所述固定轴的两端;侧护栏,与所述侧盖结合,在固定在所述固定轴的状态下,可移动地引导所述侧盖。
所述升降单元由主体部、转送螺丝、升降支撑部、固定夹构成,转送螺丝,用于上下移动所述主体部;升降支撑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与另一侧,并规定长度延长;固定夹,一体地固定所述升降支撑部与所述固定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治宁,未经许治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3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VGA水波纹干扰的PCB电路板
- 下一篇:座椅和支撑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