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用于音频振动的阻尼电磁致动平面运动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80063995.9 申请日: 2015-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7135665B 公开(公告)日: 2020-02-18
发明(设计)人: 西尔蒙·詹姆斯·比格斯 申请(专利权)人: 泰克宣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F7/06 分类号: H01F7/06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莹;张晶
地址: 美国加***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产生 用于 音频 振动 阻尼 电磁 平面 运动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提出了一种用于将振动牵引施加到佩戴者皮肤的振动模块。示出了在耳机中使用振动模块,以提供针对音乐的用于按摩的低频触感,以及对佩戴者的电记录及刺激。在理论上提出了活动磁体类型的阻尼、平面、电磁致动的振动模块并付诸实践,并且示出了在40‑200Hz的范围内以最少的不必要声音提供基本上均匀的频率响应。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9月2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2/054712,题目为“用于音频振动的阻尼电磁致动平面运动”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于2015年1月1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2/101985,题目为“提供用于音频振动的阻尼电磁致动平面运动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中的每一个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生用于通过触摸感知的低音频率振动的触觉传感器。

背景技术

低于约200Hz时,声音的频率越低,则其不仅通过耳鼓的振动被感知得越多,而且也通过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被感知得越多。这种感觉对于具有在胸中或通过坐在椅子上“感受到强烈舞蹈音乐的节奏”的任何人或对于仅仅将手放在钢琴上的人来说熟悉。自然刺激兼备听觉和触觉,只有当皮肤的机械振动伴随着通过空气传播到耳鼓的声波时,才能真实地再现它。

音频触觉传感器中的现有技术主要采用轴向振动器。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耳机装置10的分解图,其包括轴向振动器100,该轴向振动器100包括悬置在螺旋切割弹簧112上的运动块(moving mass)114、定子116以及音圈118。这种轴向振动器的构造模拟传统的音频驱动器,其中使用更重的块代替轻纸锥,并且提供了更坚固的悬架,其通常为螺旋切割金属弹簧。

这种结构的缺点是产生不必要的噪声。发生这种的原因是轴向振动器安装在耳机耳罩中,其运动轴指向耳道的开口。图2A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耳机设备20的立体图,其包括沿Z轴振动的轴向振动器,并通过将耳罩插入用户头部的侧面来刺激皮肤。块的轴向运动导致通常密封在耳廓上的整个耳罩本身的反向运动。因此,刺激耳罩垫下方皮肤的力也不幸地将空气塞入收听者的耳道中,淹没了音频驱动器的输出并产生多余的不必要的噪音。

图2B示出说明了由图2A的现有技术的耳机产生的多余的明显的低音音频的曲线图。特别地,图2B说明当打开惯性振动器至逐渐增强的水平(迹线标记为“开”)时,耳机的相对扁平的声频响应单独地受到削减(迹线标记为“关”)。在这个例子中,显著的音频被添加到声频响应,导致在50-100Hz范围内的10-20dB的不期望的冲击(bump)。结果是其中高频不足的重低音,并且用户感觉的是一种含混、混乱的声音。

不均匀频率响应的问题通常由于缺乏机械阻尼而变得更为糟糕。使系统欠阻尼意味着靠近机械谐振的稳态信号获得高振幅,导致峰值响应,并且在激励后系统铃声停止,进一步降低音频保真度。这种冲击在现有技术的频率响应(图2B)中是显而易见的,其中致动触觉传感器将耳机的声音输出增加到比由“0”参照线所指示的90dB声压级高10-20dB。

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也存在疑问的方法是使用非阻尼偏心旋转电机(“ERM”)和非阻尼线性谐振驱动器(“LRA”)。小型非阻尼的ERM与高保真音频不兼容,原因如下。首先,通常需要大约20毫秒,将ERM“提升”到产生足够大到能被感觉的的加速度的频率。到那时,脉冲信号(例如,一个底鼓(kick drum)的打击)将已经通过。第二,在ERM中,可被比作“触觉音量”的加速度和可被比作“触觉音调”的频率相关联,不能独立变化。这种连接从根本上与声音保真度不兼容。

LRA的主要缺点在于对“谐振”的依赖,即名称所暗示的。装置被设计用于触觉警报,而非保真度,因此它们在单个频率下产生共振,并仅在该频率下产生可感知的振动。例如,典型的LRA可能在175±10Hz处产生高达1.5g的加速度,但在该20Hz范围之外可能产生低于0.05g的加速度。这种高Q因子使得这种装置对于在15-120Hz范围内的低频触觉效果的高保真度再现是无用的。虽有这些问题,但已经考虑到将LRA垂直安装在耳机弓形部的上衬垫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克宣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泰克宣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3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