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板状物体翻转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4892.4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0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G·帕斯;F·维尔纳;M·雷迪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SMS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32 | 分类号: | B21B3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使板状 物体 翻转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板状物体(2)、尤其扁锭和板材翻转的系统(1),该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可围绕一摆动轴线摆动地布置的翻转臂(3、4),该翻转臂可与待翻转的板状物体(2)的一平侧实体接触;和至少一个可围绕另一摆动轴线摆动地布置的另一翻转臂(3、4),该另一翻转臂可与待翻转的板状物体(2)的另一平侧实体接触,其中,两个摆动轴线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为了提供用于使具有不同尺寸的板状物体(2)翻转的更耐用的系统(1),通过该系统尽可能减少伴随着翻转的噪声产生,本发明提出,系统(1)具有至少一个可驱动的偏心组件(8、9),通过该偏心组件可在翻转过程之前和/或在翻转过程期间调整摆动轴线中的一个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板状物体、尤其扁锭和板材翻转的系统,该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可围绕一摆动轴线摆动地布置的翻转臂,该翻转臂可与待翻转的板状物体的一平侧实体接触;和至少一个可围绕另一摆动轴线摆动地布置的另一翻转臂,该另一翻转臂可与待翻转的板状物体的另一平侧实体接触,其中,两个摆动轴线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布置。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使用翻转系统的情况下使板状物体、尤其扁锭和板材翻转的方法,该翻转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可围绕一摆动轴线摆动地布置的翻转臂,该翻转臂可与待翻转的板状物体的一平侧实体接触;和至少一个可围绕另一摆动轴线摆动的另一翻转臂,该另一翻转臂可与待翻转的板状物体的另一平侧实体接触,其中,两个摆动轴线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布置。
背景技术
为了控制质量并且为了可能的再加工,对扁锭和板材的两个平侧进行检查。为此,通常将扁锭或板材放到检验台上,使得可检查两个平侧中的一个。为了可检查扁锭或板材的另一平侧,必须翻转扁锭或板材。
为了翻转板材,通常使用板材翻转器。其通常具有位置固定地保持的翻转轴,翻转臂可摆动地支承在翻转轴处。因此,翻转臂彼此具有在结构上不可改变的间距。这尤其在薄的扁锭和板材的情况下导致待翻转的扁锭或相应待翻转的板材由于其自重而在从板材翻转器的引入侧移交到排出侧期间倾翻。
例如由文献EP 2 170 536 B1已知这种板材翻转器。该板材翻转器包括位于一翻转轴上的起移交作用的翻转臂和位于另一翻转轴上的起接收作用的翻转臂。支承在相应的翻转轴处的翻转臂布置成可围绕共同的摆动轴线摆动,该摆动轴线与相应的翻转轴的纵向中轴线相同。翻转轴和因此由此限定的摆动轴线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为了减小运行噪声和在板材从起移交作用的翻转臂移交到起接收作用的翻转臂期间在板材中的振动,起接收作用的翻转臂的翻转轴相对于起移交作用的翻转臂的翻转轴错位地布置。此外,在起接收作用的翻转臂处布置至少一个衰减板,通过该衰减板机械地衰减在翻转过程期间板材倾翻到起接收作用的翻转臂上。
文献DE 10 2007 054 034 A1涉及一种用于翻转不同厚度的板状物体的装置,其具有可摆动地支承在翻转轴处的翻转臂。翻转臂分别围绕摆动轴线可摆动地布置,该摆动轴线与相应的翻转轴的纵向中轴线相同。翻转轴和因此由此限定的摆动轴线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为了可翻转不同厚度的板状物体,将翻转臂中的一个引向布置在另一翻转臂处的板状物体,其中,必要时重复减小和增大翻转臂相对于板状物体的间距的步序。
文献DE 31 23 673 A1公开了一种可反转的板材翻转器,其具有可摆动地支承在摆动轴线处的翻转臂,其中,两个摆动轴线相对彼此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可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翻转具有不同尺寸的板状物体、尤其扁锭和板材的更稳定的系统,通过该系统尽可能减少伴随着翻转的噪声产生,并且尽可能避免由翻转引起的板状物体的损伤。
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实现。尤其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了有利的设计方案,从属权利要求可相应单独地或以彼此不同的组合呈现本发明的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S集团有限公司,未经SMS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4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