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素酯树脂用改性剂、纤维素酯树脂组合物、光学薄膜、偏光板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5998.6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1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氏原铁平;太田实希;吉村洋志;田尻裕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DI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1/08 | 分类号: | C08L1/08;C08K5/10;C08L67/02;G02B5/3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素酯树脂 改性剂 纤维素酯树脂组合物 液晶显示装置 碳原子数 薄膜 制造 偏光板保护薄膜 脂肪族二醇残基 苯二甲酸残基 芳香族单羧酸 纤维素酯薄膜 聚酯多元醇 脂肪族二醇 保护薄膜 高湿环境 高温环境 光学薄膜 耐透湿性 主链骨架 偏光板 透明的 质量比 二酯 暴露 污染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易污染纤维素酯薄膜制造时的生产线、即使暴露在高湿环境下、高温环境下也易于得到透明的薄膜、而且能够获得耐透湿性、对热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薄膜的纤维素酯树脂用改性剂及使用其的纤维素酯树脂组合物、偏光板用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提供一种纤维素酯树脂用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比〔(A)/(B)〕计为90/10~60/40的范围含有:在主链骨架中具有苯二甲酸残基和碳原子数2~3的脂肪族二醇残基的聚酯多元醇(A)、和碳原子数2~3的脂肪族二醇与芳香族单羧酸的二酯(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易污染纤维素酯薄膜制造时的生产线、即使暴露在高湿环境下、高温环境下薄膜也不易浑浊、而且形成所得薄膜的耐透湿性、对热的尺寸稳定性也优异的薄膜的纤维素酯树脂用改性剂,使用其的纤维素酯树脂组合物、偏光板用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纤维素酯树脂(CA)薄膜具有透明性、光学各向同性、韧性,与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片的材料的聚乙烯醇(以下简记为“PVA”)的粘接性良好,因此用作构成电视、笔记本电脑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偏光板的偏振片保护薄膜。
对前述偏振片保护薄膜要求各种特性,具体为透明性、耐透湿性、对热的尺寸稳定性等,近年来,要求这些诸物性更加优异的偏振片保护薄膜。另外,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正在进行薄型化,与此相伴,偏振片保护薄膜也在进行薄型化,对于偏振片保护薄膜也要求以更薄的膜厚实现以往或超过以往的上述诸特性。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诸特性,例如如下进行:在纤维素酯树脂中添加磷酸三苯酯、酯化合物等各种改性剂,制造纤维素酯薄膜。而且,对于前述改性剂,除了表现上述诸特性之外,还要求在纤维素酯薄膜制造时不易因挥发而污染生产线的特性(不易挥发的特性)。
作为能够获得耐透湿性优异的薄膜、制造时不易因挥发而污染生产线的改性剂,已知例如将使用苯二甲酸和丙二醇得到的聚酯多元醇的末端羟基用苯甲酸、对甲苯甲酸封端而得到的聚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聚酯与纤维素酯树脂的相容性不充分,存在暴露在高湿环境下、高温环境下时有时薄膜白浊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29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不易污染纤维素酯薄膜制造时的生产线、即使暴露在高湿环境下、高温环境下也易于得到透明的薄膜、而且能够获得耐透湿性、对热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薄膜的纤维素酯树脂用改性剂。还提供含有该改性剂的纤维素酯树脂组合物、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光学薄膜、用于制造该光学薄膜中本发明的纤维素酯树脂用改性剂特别优选的用途即偏光板保护薄膜的方法、以及使用该光学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具有源自苯二甲酸的骨架和源自碳原子数2~3的二醇的骨架的聚酯多元醇以及碳原子数2~3的脂肪族二醇与芳香族单羧酸的二酯,以前述聚酯多元醇变得过多的比例与纤维素酯树脂混合,从而不易污染纤维素酯薄膜制造时的生产线,即使暴露在高湿环境下、高温环境下也易于获得透明的薄膜;所得薄膜的耐透湿性、对热的尺寸稳定性优异,可以适宜用于光学用途、尤其是液晶显示装置用途;等,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素酯树脂用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比〔(A)/(B)〕计为90/10~60/40的范围含有:在主链骨架中具有苯二甲酸残基和碳原子数2~3的脂肪族二醇残基的聚酯多元醇(A)、以及碳原子数2~3的脂肪族二醇与芳香族单羧酸的二酯(B)。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素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前述纤维素酯树脂用改性剂和纤维素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C株式会社,未经D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5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