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用的绝缘体的制造方法、绝缘体、成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7275.X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2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黑野启一;上垣裕则;本田稔贵;间宽幸;田中邦治;河路裕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13/20 | 分类号: | H01T13/20;H01T2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罡;陆锦华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绝缘体 制造 方法 成形 模具 | ||
抑制由脱模引起的成形体的变形。使用由多个模具部构成的后部成形模具,该多个模具部包括第一模具部和第二模具部,该第一模具部形成后部成形模具的内表面中的绕周向一周的第一部分内表面,该第二模具部配置在比第一模具部靠轴线的方向的前端侧,并形成后部成形模具的内表面中的绕周向一周的第二部分内表面。在脱模时,通过使第一模具部开始相对于后部成形部朝向后端侧移动的步骤、和在使第一模具部开始移动之后使第二模具部开始相对于后部成形部朝向后端侧移动的步骤,将后部成形模具分解成多个模具部。而且,后部成形模具可以由形成后部成形模具的内表面中的互不相同的一部分的多个模具部构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制造火花塞用的绝缘体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内燃机中使用火花塞。作为火花塞,例如利用了具有中心电极、绝缘体、主体配件的火花塞,该中心电极沿轴线方向延伸,该绝缘体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且在轴孔的前端侧配置有中心电极,该主体配件配置在绝缘体的外周。作为制造绝缘体的方法,例如,提出了使用注射成形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02514号
专利文献2: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 2010 042 15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使用成形模具来成形绝缘体的未烧制的成形体的情况下,在成形后使成形体从成形模具脱模。此时,成形体由摩擦力向成形模具拉拽,有时会变形。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抑制由脱模引起的成形体的变形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例如公开了以下的适用例。
[适用例1]一种火花塞用的绝缘体的制造方法,是具有外径最大的部分即大径部、外径比所述大径部小的部分、及沿轴线的方向延伸的轴孔的火花塞用的筒状的绝缘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后部成形模具的空间内配置棒部的步骤,该后部成形模具具有与后部成形部的外形相同的形状的内表面,通过所述内表面形成所述空间,并由形成所述内表面中的互不相同的一部分的多个模具部构成,该后部成形部是比与所述绝缘体的所述大径部对应的部分靠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后端侧的部分,该棒部具有与所述绝缘体的所述轴孔中的形成于所述后部成形部的部分相同的形状的外表面;通过向形成在所述后部成形模具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棒部的所述外表面之间的空间注射材料来成形所述后部成形部的步骤;及通过将所述后部成形模具分解成所述多个模具部而使所述后部成形部脱模的步骤,所述多个模具部包括第一模具部和第二模具部,该第一模具部形成所述后部成形模具的所述内表面中的绕周向一周的第一部分内表面,该第二模具部配置在比所述第一模具部靠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前端侧,并形成所述后部成形模具的所述内表面中的绕所述周向一周的第二部分内表面,使所述后部成形部脱模的步骤包括通过使所述第一模具部相对于所述后部成形部朝向所述后端侧开始移动的步骤、和在使所述第一模具部开始移动之后使所述第二模具部相对于所述后部成形部朝向所述后端侧开始移动的步骤,来将所述后部成形模具分解成所述多个模具部的步骤。
根据该结构,第一模具部和第二模具部以互不相同的定时相对于后部成形部开始移动,因此能够抑制由脱模引起的后部成形部的变形。
[适用例2]根据适用例1记载的火花塞用的绝缘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后部成形模具的所述第一部分内表面和所述第二部分内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倾斜率为5/1000以下的部分。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表面的倾斜率小的后部成形部的由脱模引起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72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