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卷绕金属带材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7417.2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0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U·克拉默;T·霍尔茨豪泽;A·克斯特纳;H-A·米勒;C·门格尔;J·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SMS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06 | 分类号: | B21C47/06;B21C47/26;B21C4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王菲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取装置 带材 驱动装置 弯曲辊 辊道 配对 金属带材 弯曲装置 卷取 卷绕 带材输送 方向设置 节省空间 井道位置 卷曲装置 卷绕成捆 靠放装置 尾端弯曲 辊道辊 可转动 贴靠 行进 改进 | ||
1.用于将金属带材(210)卷绕成捆(200)的设备(100),其包括:
具有卷取芯(112)的用于卷绕所述带材(210)的卷取装置(110);
沿所述带材的传输方向观察支承在所述卷取装置(110)上游的驱动装置(120),其用于将所述带材(210)输送到所述卷取装置(110)中;
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卷取装置之间的弯曲装置(130),该弯曲装置具有用于在所述带材通向所述卷取装置(110)的路径上在所述带材的上侧支撑所述带材(210)的第一配对弯曲辊(132)和第二配对弯曲辊(134)以及用于在所述带材的底侧支撑所述带材的弯曲辊(136),其中,所述第一配对弯曲辊(132)支承在所述第二配对弯曲辊(134)的上游,并且所述弯曲装置(130)还具有用于所述弯曲辊(136)的第一靠放装置(135)和用于所述第二配对弯曲辊(134)的第二靠放装置(133);以及
控制装置(140),其用于操控所述第一靠放装置(135)和所述第二靠放装置(133),使得所述弯曲辊(136)能够在弯曲位置与撤回位置之间行进,在所述弯曲位置中所述带材(210)通过所述第一配对弯曲辊(132)和所述第二配对弯曲辊(134)与所述弯曲辊(136)的共同作用弯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对弯曲辊(132)作为在所述卷取装置上方行进的辊道(150)的辊道辊能转动地但位置固定地被支承;
设有框架(160),所述第二配对弯曲辊(134)能转动地支承在该框架中;
设有转动铰链(168),其用于将所述第二靠放装置(133)联接到所述框架(160)上;以及
所述控制装置(140)还能够使所述框架连同所述第二配对弯曲辊(134)在卷取井道位置与辊道位置之间摆动,在所述辊道位置中所述第二配对弯曲辊(134)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对弯曲辊(132)旁边作为所述设备(100)的辊道(150)的辊道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一驱动装置(172)用于将所述弯曲辊(136)转动地驱动。
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二驱动装置(174)用于将所述第二配对弯曲辊(134)转动地驱动。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40)还能够对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74)进行操控,使得所述第二配对弯曲辊(134)被驱动转动以在弯曲位置中和在所述撤回位置中以相反的转动方向输送所述带材。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60)围绕位置固定的转动轴线(X)能摆动地被支承,该位置固定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配对弯曲辊(132)的转动轴线延伸,其中,所述框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配对弯曲辊的转动轴线的间距不超过预定的最大间距。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间距为100mm。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转动轴线(X)与所述第一配对弯曲辊(132)的转动轴线重合。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
设有用于所述带材(210)的指向驱动辊对的方向的转接设备(180),该转接设备围绕转接转动轴线能摆动地被支承;
设有用于靠放所述转接设备(180)的第三靠放装置(181);并且
所述控制装置(140)还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三靠放装置(181)使所述转接设备(180)定位到卷取进入位置或传导位置,在所述卷取进入位置中所述带材(210)行进到所述卷取装置(110)中,在所述传导位置中所述带材(210)被引导经过所述辊道(150)进而经过所述卷取装置(110)。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配对弯曲辊(132)的转动轴线(X)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S集团有限公司,未经SMS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74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材上下料装置和手机玻璃加工中心
- 下一篇:经表面处理密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