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端子电线及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7569.2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5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大塚拓次;平井宏树;小野纯一;宫本贤次;太田智也;中岛隆人;小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H01R4/18;H01R4/6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方应星;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电线 制造 方法 | ||
一种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带端子电线包括具有由多根裸线(15)构成的芯线(13)的电线(11)以及具有压接于芯线(13)的周围的线筒(19)的母端子(12),其中,带端子电线(10)的制造方法包括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的第一工序以及在芯线(13)的被施加超声波振动的区域压接线筒(19)的第二工序,第一工序留下基于第二工序的压接的压缩余量而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以使得在第二工序后进一步压缩了带端子电线(10)的芯线(13)的情况下,直至带端子电线(10)的裸线(15)断线之前电线(11)与母端子(12)之间的电阻保持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端子电线及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带端子电线,例如公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端子电线。该带端子电线是在包含由多条裸线构成的芯线的电线和从该电线露出的芯线上压接端子而成的。端子具有以在芯线的外侧卷绕的方式压接的压接部。通过使压接部以卷绕的方式压接于芯线的外侧,将电线与端子电连接。在该带端子电线的制造中,通过在将端子压接到芯线之前预先对芯线施加超声波振动,使构成芯线的裸线的表面变得粗糙。如果表面粗糙的状态下的裸线彼此在压接端子时相互摩擦,则使裸线的新生面露出,容易确保裸线彼此的电连接。其结果是,容易抑制电线与端子之间的电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21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可知的是,即使尝试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将端子压接到芯线之前对芯线施加超声波振动,也存在电线与端子之间的电阻无法充分降低的情况。
在上述的情况下,如果在压接时进一步压缩芯线,虽然电阻降低,但在过度压缩芯线时会使构成芯线的裸线断线。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的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降低了电线与端子之间的电阻的带端子电线及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该带端子电线包括电线以及端子,所述电线具有由多根裸线构成的芯线,所述端子具有压接于所述芯线的周围的压接部,其中,所述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对所述芯线施加超声波振动;以及第二工序,在所述芯线的被施加了超声波振动的区域压接所述压接部,所述第一工序留下基于所述第二工序的压接的压缩余量而对所述芯线施加超声波振动,以使得在所述第二工序后进一步压缩了所述带端子电线的所述芯线的情况下,直至该带端子电线的所述裸线断线之前所述电线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电阻保持稳定。
首先,通过在第一工序中对芯线施加超声波振动,使构成芯线的多根裸线的表面粗糙化。
接下来,在第二工序中,通过利用压接部来压缩芯线而使多根裸线之间相互摩擦。这样一来,通过使表面粗糙化的裸线之间相互摩擦,削除在裸线的表面上形成的氧化膜而使裸线的新生面(金属表面)露出。通过使以上述方式露出的裸线的新生面彼此接触,多根裸线间电连接。
另外,通过利用压接部来压缩芯线,在裸线的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被削除而使裸线的新生面露出,将露出的裸线的新生面与压接部电连接。由此,能够使电线与端子之间的电阻减少。
进而,根据本发明,在第一工序中,留下第二工序中的压接部的压接余量而对芯线施加超声波振动。该压接余量被定义为,在进一步压缩第二工序后的带端子电线的芯线的情况下,直至该带端子电线的裸线断线之前,电线与端子之间的电阻稳定。通过在留下以上述方式定义的压接余量的情况下对芯线施加超声波振动,从而利用压接部来除去芯线表面的氧化膜,并且能够在抑制裸线的断线的同时降低裸线间的电阻。其结果是,能够使裸线电线与端子之间的电阻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7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