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0207.9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2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哈罗德·休斯;史蒂芬·C·布朗;扎伊里亚·什里瓦斯塔瓦 | 申请(专利权)人: | 唯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8;H01Q1/44;H01Q9/04;H01Q9/40 |
代理公司: | 11287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蕾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 ||
一方面,描述了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明窗格。电致变色设备(ECD)被布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表面包括邻近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传导层、第二传导层和位于所述第一传导层与所述第二传导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所述装置还包括被布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至少一个传导天线结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1月25日提交的且标题为“Window Antenna”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084,502的权益,所述申请以引用的方式整体且出于所有目的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整体涉及电致变色设备,电致变色设备可以用于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电致变色窗中。
背景
电致变色是材料在被激发到不同电子状态时展现一个或多个光学性质的可逆电化学介导变化的现象。电致变色材料和由它们制成的设备可以并入例如用于家庭、商业或其他用途的窗。通过诱发电致变色材料的变化,例如通过在电致变色材料上施加电压,可以改变此类电致变色窗的颜色、透光率、吸光度或反射率。这种能力可以允许控制可能通过窗的各种波长的光的强度。例如,施加到窗的电致变色设备的第一电压可导致窗变暗,而第二电压可导致窗变亮。
电致变色设备,如大多数可控的光可切换设备,包含用于控制电激励(例如,呈受控施加的电压和/或电流的形式)的应用以驱动光学转变和/或维持光学状态的电连接件。电致变色设备经常被实施为覆盖表面诸如窗表面的面的非常薄的层。此类设备通常包括透明导体,通常呈覆盖电致变色电极并将施加的电压分布在该设备的面上以实现完整和有效的光透射的一个或多个层的形式。
概述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窗天线,该窗天线通过以下特征来表征:(a)窗,该窗具有一个或多个片(lite),每个包括具有被配置用于通过窗观察的区域的至少两个表面;(b)电致变色设备,该电致变色设备被设置在窗的第一表面上;(c)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被设置在窗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以及(d)接地平面,该接地平面被设置在窗的第一表面、窗的第二表面、窗的第三表面或连接至窗的结构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片具有至少约60英寸的长度或宽度。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电致变色设备不具有沉积在电致变色层与对电极层之间的离子导体。
天线结构可以具有诸如带状线或贴片之类的各种配置。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带状线或贴片结构可以用作单极天线的一部分。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带状线沿其长度具有轴线并且接地平面基本上垂直于带状线的轴线。这种接地平面被设置在与天线结构相同的表面上或被设置在连接至窗的结构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带状线沿其长度具有轴线并且接地平面基本上平行于带状线的轴线。接地平面可以被提供在与带状线不同的平面上,例如,被提供在窗片的不同表面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天线结构包括两条带状线,其中带状线被配置为偶极天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两条带状线基本上平行。除非本文另外说明,否则对带状线的所有引用都可以替换为对贴片的引用。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天线结构包括分形结构。在一个示例中,分形结构被设置在平面上,并且其中接地平面基本上垂直于分形结构的平面。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接地平面被设置在与天线结构相同的表面上。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接地平面被设置在连接至窗的结构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分形结构被设置在平面上,并且接地平面基本上平行于分形结构的平面(例如,位于单独的表面上)。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天线结构被配置为诸如八木天线或对数周期天线之类的偶极天线。
在一些实施中,窗天线另外包括天线控制器。在一些情况下,天线控制器被设置在窗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天线控制器包括用于天线结构的发射机和/或接收机。在一些实施中,窗天线另外包括被配置为控制电致变色设备的光学转变的窗控制器。在一些情况下,窗控制器和天线控制器被设置在单个载体和/或外壳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唯景公司,未经唯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0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