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凸轮轴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2504.7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9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于尔根·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凸轮轴调整 曲轴 抗扭 凸轮轴 叶片 驱动轮 径向向内 径向向外 相位关系 内燃机 不均匀 隔离件 外周面 安置 皮带 嵌入 转动 链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内燃机的曲轴(1)和凸轮轴(2)之间的相位关系的凸轮轴调整装置,具有:驱动轮(3)、定子(4)和转子(5),其中所述驱动轮(3)能够至少间接通过链条或皮带抗扭地与曲轴(1)连接,所述定子(4)能够至少间接抗扭地与曲轴(1)连接,所述转子(5)能够至少间接抗扭地与凸轮轴(2)连接,其中转子(5)和定子(4)相对于彼此能够转动,并且其中转子(5)具有径向向外安置的叶片(6a‑6d),所述叶片嵌入径向向内安置的定子(4)的隔离件(7a‑7d)之间。根据本发明,用于调节凸轮轴调整装置的调整角度(8)的叶片(6a‑6d)被设计为不均匀地分布在转子(5)的外周面(9)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内燃机的曲轴和凸轮轴之间的相位关系的凸轮轴调整装置,具有:驱动轮、定子和转子,其中,所述驱动轮能够至少间接通过链条或皮带抗扭地与曲轴连接,所述定子能够至少间接抗扭地与曲轴连接,所述转子能够至少间接抗扭地与凸轮轴连接,其中,转子和定子能够相对于彼此转动,并且其中转子具有径向向外安置的叶片,所述叶片嵌入定子的径向向内安置的隔离件之间。
现有技术
在现代内燃机中凸轮轴调整装置被用于可变地调节换气阀的正时,以便能够变化地调整曲轴和凸轮轴之间在限定的角度范围内、在最大提前位置和最大滞后位置之间的相位关系。凸轮轴调整装置被集成在驱动系中,通过该驱动系可将扭矩从曲轴传递到凸轮轴上。这种驱动系能够例如被设计为皮带传动、链条传动或者齿轮传动装置。此外,凸轮轴调整装置抗扭地与凸轮轴连接并具有一个或多个压力腔室,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腔室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变曲轴和凸轮轴之间的相位关系。
通常已知的是,不是通过转子的各个叶片的周向宽度的变化、就是通过定子的各个隔离件的周向宽度的变化来调节凸轮轴调整装置的调整角度。
例如,由DE 10 2005 041 282 A1已知一种凸轮轴调整装置,其中通过转子的叶片的周向宽度调节凸轮轴调整装置的调整角度。该凸轮轴调整装置具有带有五个叶片的叶片组,所述叶片组与凸轮轴端部固定连接,并且被可转动地安置在相位转换器壳体中,所述相位转换器壳体与链轮集成式构造,通过发动机曲轴驱动所述链轮。五个相位后调整腔室和五个相位前调整腔室被叶片组的五个叶片和壳体所限定,用于实现叶片组相对于壳体的相位改变。第一组叶片对中的每个叶片的周向宽度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第二组叶片对中的每个叶片的周向宽度,其中第一组叶片对的叶片被安置在具有最大周向宽度的第一叶片的两侧上,第二组叶片对的叶片在圆周方向上比第一对距第一叶片间隔更远。第二组叶片对的每个叶片的周向宽度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第一叶片的最大周向宽度。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对凸轮轴调整装置的调整角度的调节伴随着整个凸轮轴调整装置的重量增加。由此使凸轮轴调整装置的效率降低且制造成本增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凸轮轴调整装置,该凸轮轴调整装置实现了低成本且制造技术上对调节角度的优化的调节。
根据本发明,用于调节凸轮轴调整装置的调整角度的叶片被设计为不均匀地安置在转子的外周面上。换言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是通过改变转子的各个叶片的周向宽度或定子的各个隔离件,而是通过各个叶片在转子上的定位来调节凸轮轴调整装置的调整角度。因此,所有叶片在尺寸方面可以是相同的,尤其被设计为一样的宽窄,并从而实现对调整角度的均衡质量(gewichtsneutral)的调节。
优选的是,在尺寸方面至多一个叶片与其他叶片不同。尤其在尺寸方面与其余叶片不同的所述至多一个叶片导引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尤其被导入在所述至多一个叶片中的轴向孔内,并固定转子的相对于定子的角位置。这是必要的,例如当在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压力腔室中还没有建立足够的液压流体的压力时,通过液压流体将转子保持在特定的角度位置上。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转子具有四个叶片,其中三个叶片设计为相同的。优选的是,定子具有四个相同构造的隔离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2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滑动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