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铁粘接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3752.3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0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上山幸嗣;小林广纪;内海茂;长谷川觉;大岛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7/02 | 分类号: | H01F7/02;C09J201/02;H01F41/00;H02K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铁 粘接体 | ||
本发明得到一种磁铁粘接体,其即使在将稀土类磁铁粘接在软磁体上并长期施加热循环所带来的负荷,然后通过加热将其解体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确保材料强度的状态下进行再利用,而无需使所得到的稀土类磁铁熔解等。一种磁铁粘接体,其是将Nd‑Fe‑B系磁铁与软磁体用粘接剂粘接而得到的磁铁粘接体,粘接剂的主成分为非有机硅系,在冷却时的使用最低温度10℃以下的区域中,频率为0.1Hz下的弹性模量为5×106~5×107Pa,且对频率为20Hz和0.1Hz下的动态弹性模量进行比较的情况下,0.1Hz的弹性模量为20Hz的弹性模量的60%以下,该粘接剂的厚度为30μm以上,由于粘接而在磁铁的内部产生的热应力以米塞斯等效应力换算为10MPa以下。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一种磁铁粘接体,其应用于机器人、电梯、汽车等要求高性能的特性的马达等,特别是涉及一种磁铁粘接体,其是利用粘接剂将钕(Nd)-铁(Fe)-硼(B)系永久磁铁与铁系软磁体粘接而得到的。
背景技术
目前不断进行以马达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EV:Electric Vehicle)的实用化、机器人控制用或升降机曳引机用的马达的高精度化。作为这些马达,已知有所谓的SPM(Surface Permanent Magnet,表面永磁)马达,该SPM马达是将R-Fe-B系永久磁铁(R为稀土类元素)所代表的稀土类系永久磁铁等磁铁粘接在由碳钢、硅钢板等形成的转子上而得到的。
近年来,随着研究开发的进展,对于这些马达要求小型轻量化、高输出功率化、高效率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化等。此外,随着使用有稀土类磁铁的制品的通用化,从资源的观点出发,对于稀土类磁铁而言越来越重视进行磁铁的回收。
需要说明的是,稀土类磁铁为烧结体,显示出与铁不同的膨胀系数,因此考虑马达使用时的温度变化所导致的磁铁开裂,提出了各种磁铁粘接体。此外,对于将磁铁解体而言,需要使用自身分解的粘接剂、或者利用热氧化将粘接剂分解且使磁铁脱磁。此外,在作为原料进行回收还是作为磁铁进行回收的方式中,处理的水平相互不同。
此处,关于稀土类磁铁的再循环,公开了通过向粘接剂中添加热膨胀性微粒而使得磁铁容易从基材上剥离的方法(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此外,公开了下述方法,将磁铁之间的粘接体在200~350℃进行减磁后,在350~1000℃的范围使粘接剂碳化,然后对表面进行研磨(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
此外,关于马达使用时的温度变化,公开了通过使用流动性的有机硅(silicone)橡胶系粘接剂将磁铁与轴粘接来防止磁铁开裂的方法(参照例如专利文献3)。此外,公开了通过在磁铁与轴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并填充有机硅系粘接剂来防止温度变化时的磁铁开裂的方法(参照例如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764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714350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22383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8-1543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下述那样的课题。
即,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存在下述问题,在将磁铁从基材上剥离时,加热温度不足而导致磁铁本身的脱磁力不足。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存在下述问题,未形成磁铁与铁这样的各向异性材料间的粘接所带来的应力场,因此热应力对磁铁的负荷小,成为与不同种材料粘接不同的状态,因此不适合将磁铁粘接体解体而进行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3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记录介质
- 下一篇:包括低交流电阻箔绕组和有隙磁芯的磁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