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77394.3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0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松元康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装置 以及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光方式的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电视等被称作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呈大致长方体的显示面板,在正面侧具有供影像显示的显示面;以及光源装置,配置于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并对显示面板照射光。
光源装置一般采用直下光方式和侧光(Edge light)方式,所述直下光方式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配置扩散板以及支承该扩散板的支承体,在扩散板的背面侧配置冷阴极荧光灯(CCFL)、发光二极管(LED)等光源,所述侧光方式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配置导光板以及支承该导光板的支承体,并以与导光板的侧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发光二极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侧光方式的光源装置,发光二极管以与导光板的侧面对置的方式并列设置有多个,使从导光板的侧面入光的光在导光板内扩散的同时从导光板的一面出光,因此与在扩散板的背面侧并列设置有多个光源的直下光方式相比,能使显示装置的表里厚度变薄,在促进薄化的方面,采用侧光方式是有利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01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直下光方式的光源装置,冷阴极荧光灯或者发光二极管以与扩散板的整个面对置的方式并列设置有多个,因此光源部发光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整个金属板制的支承体,能在整个支承体散热。
另一方面,在侧光方式的光源装置,在光源部与导光板的间隔较宽的情况下,光的入光效率降低,不能满足要求亮度,因此一般多会将光源部与导光板的间隔设计得较窄。因此,光源部发光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光板,但是导光板的线膨胀系数较高,因此导光板通过来自光源部的热量而膨胀并与光源部接触,可能会使光源部损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导光板通过来自光源的热量而膨胀,也能防止导光板与光源接触的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申请的光源装置具备导光板和与该导光板的侧面对置配置的光源,将从所述侧面射入的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向所述导光板的一面侧射出,其特征在于,具备:框体,从所述一面侧覆盖所述导光板的周缘;以及散热体,从所述导光板的另一面侧支承所述光源,所述框体具有配置于所述光源与所述侧面之间,并防止所述侧面与所述光源接触的防接触部,所述散热体以及所述防接触部的面向所述光源的部位分别具有光反射性。
本申请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防接触部由光反射性树脂形成。
本申请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具备:突出设置部,向所述防接触部的一侧突出设置;以及光反射性片,贴于该突出设置部的与所述防接触部的对置面。
本申请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具备:长方形的基板;以及多个LED,沿该基板的长尺寸方向安装,所述防接触部具备围绕所述多个LED的周壁。
本申请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具备:长方形的基板;以及多个LED,沿该基板的长尺寸方向安装,所述防接触部具备围绕各所述多个LED的多个周壁。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的光源装置;以及显示面板,与该光源装置所具备的导光板的一面侧对置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即使导光板通过来自光源的热量而膨胀,也能防止导光板与光源接触,而且能提高从光源发出的光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3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纵剖面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5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二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纵剖面图。
图6是图5的VI-VI线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三的防接触部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四的防接触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表示其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方式一)
图1是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的纵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是具备矩形板状的液晶面板1和配置于液晶面板1的背面侧的侧光方式的光源装置2的液晶显示装置。
液晶面板1例如是具备呈二维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液晶显示元件的矩形的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未经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73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下一篇:光寻址多稳态全彩液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