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渗透取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7615.7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9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乾真规;井上隆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3B3/36 | 分类号: | E03B3/36;B01D24/02;B01D24/46;B01D29/62;B01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取水 系统 | ||
在渗透取水系统(100)中,构造物(1)一体性地包含排水方向控制部(10b、12a),该排水方向控制部(10b、12a)在由反洗机构部(2)进行反洗时将从过滤材料(13)排出到原水侧的排水的排出方向控制为规定排水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透取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设置于原水中的构造物的渗透取水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具有设置于原水中的构造物的渗透取水系统。这样的渗透取水系统在例如日本专利公开2013-75268号公报中公开。
在日本专利公开2013-7526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渗透取水单元,其包括:设置于海水中的箱状筐体、收纳在筐体内的砂过滤层、用于将通过了砂过滤层的水供给至海水淡水化设备的取水配管、配置于砂过滤层上部的反清洗管、以及配置于砂过滤层上方的排出管。该渗透取水单元的反清洗管具有通过喷出水或空气而将堆积在砂过滤层表层的微生物、悬浮物等异物卷起的功能。另外,排出管具有喷出水的功能,该喷出的水用于将利用反清洗管而卷起的异物排出到砂过滤层的外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3-752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日本专利公开2013-75268号公报中公开的渗透取水单元中,为了抑制排水到达其他渗透取水单元的砂过滤层的表层,需要与反清洗管分开另外设置排出管、以及用于使排出管喷出水的驱动源(例如泵)。因此,存在构成渗透取水单元的构成物品的数量增加且构造复杂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透取水系统,其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以及构造的复杂化、并且能够抑制反洗时的排水到达其他构造物的过滤材料等。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渗透取水系统具有:设置于原水的水底面上并包含过滤材料收纳部构造物、收纳于过滤材料收纳部的过滤材料、将通过了过滤材料的处理水向处理设备侧引导的导水部、以及通过使水或空气从过滤材料的处理水侧向原水侧逆流从而清洗过滤材料的反洗机构部。构造物一体性地包含排水方向控制部,该排水方向控制部在由反洗机构部进行反洗时将从过滤材料排出到原水侧的排水的排水方向控制为规定排水方向。此外,“原水”是指利用过滤材料进行过滤之前的水。另外,“设置于水底面上”的概念不只是构造物被设置于水底面的表面上的情况,也包括构造物的一部分被埋入水底面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渗透取水系统中,如上所述,在构造物上一体性地设置有排水方向控制部,该排水方向控制部在由反洗机构部进行反洗时将从过滤材料排出到原水侧的排水的排水方向控制为规定排水方向。由此,通过利用一体性地设置于构造物的排水方向控制部,将排水方向调节为例如除了设置有其他构造物的方向以外的规定排水方向,从而即使不另外设置排出管、用于使水从排出管喷出的驱动源,也能够抑制反洗时的排水到达其他构造物的过滤材料。其结果为,能够抑制零部件数量的增加以及构造的复杂化,并且能够抑制反洗时的排水到达其他构造物的过滤材料等。
在上述的一个方面的渗透取水系统中,优选地,排水方向控制部包含引导部,该引导部在反洗时对从过滤材料向上方排出到原水侧的排水以向构造物的侧面排出的方式进行引导。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引导部在反洗时将从过滤材料向上方排出到原水侧的排水从构造物的侧面排出到构造物的外部,因此,能够抑制排水中所含的异物因自重而下降并再次到达过滤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造船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7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