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簇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8898.7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4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G·德巴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德威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15/20 | 分类号: | D05C15/20;D05C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 代理人: | 马飞;王桂玲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簇绒机 | ||
1.一种簇绒机,所述簇绒机包括针杆和针杆驱动机构,所述针杆驱动机构用于使得针杆朝向和远离背衬材料移动,所述背衬材料借助于背衬材料进给机构通过簇绒区域,所述簇绒机还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18,20,22),
其中,提供用于冷却至少一个控制器(18,20,22)的冷却液体系统(10),所述冷却液体系统(10)包括初级冷却液体回路(36)和流动通过初级冷却液体回路(36)的初级冷却液体,还包括用于冷却初级冷却液体的初级热交换器(40),
其中,所述冷却液体系统(10)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构件(56),所述冷却构件具有用于冷却液体通过的冷却液体通道(60)并且与控制器(18,20,22)的电气部件(112,114)的至少一部分传热接触,
其中,所述冷却液体系统(10)包括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46)和次级冷却液体,所述次级冷却液体流动通过所述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46)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冷却构件(56)的冷却液体通道(60),
其中,与至少一个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46)相关联的所述冷却液体系统(10)包括至少一个阀装置(54),用于将至少一个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46)带入和带出与初级冷却液体回路(36)联系的冷却液体交换;
其中,与至少一个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46)相关联的所述冷却液体系统(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次级热交换器(52),用于将热量从至少一个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46)的次级冷却液体传递到初级冷却液体回路(36)的初级冷却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冷却构件(56)包括至少一块冷却板(58),由至少一块冷却板(58)支撑的电气部件(112,114)的至少一部分;和/或其中,至少一个冷却构件(56)包括电气部件的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簇绒机,其特征在于,与至少一个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46)相关联的所述冷却液体系统(10)包括多功能调节器(50),所述多功能调节器(50)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46)相关联的阀装置(54)和与所述至少一个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46)相关联的第一次级热交换器(52),所述第一次级热交换器(52)用于在某一状态下通过初级冷却液体来冷却次级冷却液体,在所述状态中初级冷却液体回路(36)通过与所述至少一个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46)相关联的阀装置(54)被带出与至少一个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46)联系的冷却液体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簇绒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次级热交换器(52)布置成用于将热量从至少两条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的次级冷却液体传递到初级冷却液体回路(36)的初级冷却液体;和/或其中,至少一个阀装置(54)布置成用于将多条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的至少一个次级冷却液体回路(42,44)带入和带出与初级冷却液体回路(36)联系的冷却液体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簇绒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冷却构件(56)包括与控制器(18,20,22)的电气部件(112,114)传热接触的第一冷却构件部分(62)和不与控制器(18,20,22)的电气部件(112,114)传热接触的第二冷却构件部分(64)以便提供用于冷却环境空气的热交换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簇绒机,其特征在于,风扇(66)与至少一个控制器(18,20,22)相关联,用于产生通过控制器(18,20,22)的环境空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簇绒机,其特征在于,提供用于调节通过至少一个冷却构件(56)的冷却液体通道(60)的冷却液体量的器件(38,48,54,94,96);和/或其中,提供用于调节通过至少一个冷却构件(56)的冷却液体通道(60)的冷却液体温度的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德威尔公司,未经范德威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88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