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9783.X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2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关根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和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37/24 | 分类号: | F16L3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韩香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接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接头,能够在提高管体彼此连接作业操作性的同时简便地进行连接时和维护时发生了破损的结构零部件的修理作业。管接头包括与第1管体(1)连接的第1套筒(10)、与第2管体(2)连接且具有能容纳第1套筒(10)的开口的第2套筒(20)。第1套筒(10)包括第1管口(11)、第2管口(12)和第3管口(13),第3管口(13)具有比第2管口(12)的外径(D12)大的内径(d13),且被由第1、第2管口(11、12)等形成的槽部(12t)的两壁(12tw)支撑在外周向上自由地旋转。第3管口(13)包括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至少1个第1凸部(14)。另一方面,第2套筒(20)包括缺口部(21)和第1凹部(22),缺口部(21)能接受第1凸部(14),第1凹部(22)从缺口部(21)接受第1凸部(14)并在第2套筒(20)的内周向引导第1凸部(14)自由地旋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上下水道工程、燃气工程或者工厂内的配管更换工程中用于代替配管而临时设置的临时配管路线中,用于形成管路的管接头。
背景技术
在进行上述配管工程时,通常希望某管(第1管体)的端部能与其它管(第2管体)的端部简便且可靠地连接(能够根据需要拆卸)。例如,作为现有的管接头,以下列举专利文献1~2为例,概述各文献公开的内容。
专利文献1、2的管接头中、为了与某管(第1管体)连接,在其它管(第2管体)上安装有具有能容纳第1管体端部的开口的套筒。第1管体上设置(例如焊接)有在其直径方向向外侧突出的至少1个凸部。另一方面,在第2管体的端部设置的其它套筒上,在其开口端的一部分上设有容纳凸部并使其能进一步向内侧内部方向引导的缺口部。进一步地,该其它套筒中形成有凹部,该凹部与缺口部连接,从缺口部接受凸部,并在限制在套筒长边方向上移动的同时自由地引导其在内侧周向上的旋转。
专利文献1公开的接头结构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在套筒上自由装卸地安装有防脱部件(例如、树脂制的安装件),该防脱部件在第1管体的凸部被导向第2管体的凹部时,堵住缺口部及凹部的一部分,同时防止凸部从缺口部脱落(进而,防止第1管体从第2管体脱落)。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由螺钉及螺母结构的脱离防止装置,来代替树脂制的安装件。
(连接时处理中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接头结构中,作为与第2管体侧的套筒相接合的重要部件之一的凸部被直接焊接在第1管体上。因此,在将凸部向套筒的开口插入(水平移动)或使其沿着套筒内的凹部旋转时或者对凸部位置进行微调时,除了凸部之外,还必须移动、旋转整个第1管体。特别在第1管体的尺寸(长度、直径)、重量极重的情况下,管接头处管体彼此的连接作业相当困难,还有可能危及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连接作业和维护作业中的问题)
管体连接作业和连接后的维护作业中,也存在第1管体的凸部等零部件发生破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上述接头结构中,为了修复破损部分,需要整体卸下第1管体,也需要为此付出劳动。因此,为了使修复作业更容易进行,希望能有一种结构,仅简单地移动(优选水平移动、旋转)与第2管体直接接合的部件及其附近的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0332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504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即提供一种管接头,提高管体彼此连接作业中操作性(操控性)的同时,容易地进行连接时和维护时发生破损的结构零部件的修理作业。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和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明和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9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控制装置中的密封部件的固定构造、接头及流体控制装置
- 下一篇:火炉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