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0166.1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5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臧永强;陈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11309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金属插头通过第一漆包线和听筒连接,在金属插头和漆包线连接处设有弹片旋转件、两个导电弹片、固定件,固定件上设置有两个导电曲面,两个导电弹片的第一端固定在弹片旋转件上,且与漆包线电连接,两个导电弹片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导电曲面中的一个导电曲面以可滑动的方式电连接,两个导电曲面的第一端分别与金属插头电连接;当弹片旋转件相对固定件旋转时,两个导电弹片分别沿与之电连接的导电曲面滑动,以用于两个导电弹片保持第一漆包线和金属插头之间的电连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实现了金属插头和漆包线连接处的自由旋转,并保持耳机信号的正常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使用的耳机虽然种类很多,但常见的耳机的金属插头和漆包线的连接方式只有两种,一种为直头连接,另一种为L形连接。
但耳机的金属插头和漆包线的连接方式为直头连接或L形连接的耳机,不能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场景,例如:耳机配合外部终端的携带、使用等,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都存在耳机受力导致断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通过在耳机的金属插头和漆包线连接处设置旋转机构,实现了耳机的金属插头和漆包线的自由旋转,且保持了耳机信号的正常传输。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金属插头、第一漆包线(可以为实现耳机基本功能的两条线路)和听筒,该听筒也可以叫做“耳塞”,用于用户通过该耳机听取外部设备输出的声音,金属插头通过第一漆包线与听筒连接。在金属插头和第一漆包线连接处设置有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包括:弹片旋转件,两个导电弹片、固定件,固定件上设置有两个导电曲面。两个导电弹片的一端与第一漆包线电连接,且连接点固定在弹片旋转件上,两个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分别于两个导电曲面一对一的接触,该接触为可滑动接触;两个导电曲面的一端与金属插头电连接。
当弹片旋转件相对固定件旋转时,两个导电弹片分别在导电曲面的表面滑动,实现了金属插头到听筒的信号的正常传输。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在金属插头和第一漆包线的连接处设置弹片旋转件、固定件以及导电弹片,且固定件上设置导电曲面,导电弹片的一端固定在弹片旋转件弹片上,且和第一漆包线相连接,导电弹片的另一端与导电曲面相接触,旋转件可以围绕固定件旋转,当旋转件相对固定件旋转时,导电弹片在相对应的导电曲面上滑动,实现了金属插头和第一漆包线连接处的自由旋转,并保持耳机信号的正常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导电曲面的形状可以为半圆球形。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件的材质为绝缘材料,可以将导电曲面进行分离,避免信号传输过程中造成的连线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片旋转件的材质为聚甲醛,降低弹片旋转件沿固定件旋转过程中的磨损,延长弹片旋转件的使用寿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还可以包括第二漆包线,该第二漆包线可以为实现耳机附加的多功能的线路,第二漆包线可以通过设置在固定件上的穿线孔与金属插头电连接。其中,穿线孔可以设置为任意的曲线孔或者直线孔,只需要保证第二漆包线可以通过穿线孔与金属插头进行电连接。第二漆包线为可拉伸的漆包线,以便于旋转件相对于固定件旋转时,保证第二漆包线与金属插头之间正常信号的传输,以实现耳机的功能配置。
结合上述的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金属插头包括至少两个导体,至少两个导体中的两个导体与两个导电曲面的第一端一对一电连接,即一个导体与一个导电曲面的一端连接,第二漆包线和除与两个导体曲面的第一端电连接的之外的导体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0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