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噪声滤波器的导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1296.7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0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水谷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H03H7/09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滤波器 导电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噪声滤波器的导电电路,其能够有效地降低特定频段的浪涌噪声。带噪声滤波器的导电电路(A)具备:导电电路主体(U相线(11u)、V相线(11v)、W相线(11w));线圈状的电感器(U相用电感器(18u)、V相用电感器(18v)、W相用电感器(18w)),其以将导电电路主体(U相线(11u)、V相线(11v)、W相线(11w))包围的方式配置;以及电容器(U相用电容器(17u)、V相用电容器(17v)、W相用电容器(17w)),其配置于导电电路主体(U相线(11u)、V相线(11v)、W相线(11w))与电感器(U相用电感器(18u)、V相用电感器(18v)、W相用电感器(18w))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噪声滤波器的导电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在电动车辆的电动机与逆变器装置之间布置由三相交流电线构成的线束,作为该线束的防噪声对策,用编织线包围线束,将编织线的两端与电动机的屏蔽壳体和逆变器装置的屏蔽壳体连接。通过这样的方式,只要用编织线屏蔽线束,便能够防止从电动机、逆变器装置、线束放出的噪声影响周边的机器或回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60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用编织线包围线束的方法中,难以有效地降低在逆变器装置中所发生的特定频段的浪涌噪声。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事情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噪声滤波器的导电电路,其能够有效地降低特定频段的浪涌噪声。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具备:导电电路主体;线圈状的电感器,其以将所述导电电路主体包围的方式配置;以及电容器,其配置于所述导电电路主体与所述电感器之间。
发明效果
只要通过设定电容器的静电电容、线圈的卷数或长度等从而设定电感器的电感,便能够通过LC谐振有效地降低特定频段的浪涌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1的带噪声滤波器的导电电路的构成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沿X-X线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电感器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2的带噪声滤波器的导电电路的构成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3的带噪声滤波器的导电电路的构成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4的带噪声滤波器的导电电路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a)在本发明中,多个所述导电电路主体以并行的方式布设,在所述多个导电电路主体分别设置有所述电感器,所述电感器通过用绝缘层将导电线包覆而成。根据此结构,不需要专用的绝缘部件,也能够防止电感器彼此接触。
(b)在本发明的(a)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导电线是金属制的单芯线。根据此结构,由于金属制的单芯线具有自己形状保持性,所以不用其他部件,也能够将电感器保持为预定的线圈形状。
(c)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多个所述导电电路主体以并行的方式布线,被并列连接的多个所述电容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导电电路主体,1个所述电感器将所述多个导电电路主体一并包围,且与所述多个电容器连接。
根据此结构,由于对于多个导电电路主体,仅一个电感器便能解决,所以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1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