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节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1770.6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尚史;代田光宏;完户岳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 | ||
空气调节机具备:具有吹出口的主体;设置在主体内的风扇;设置在主体内的热交换器;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主体并对吹出口进行开闭的第一构件,第一构件包括具有在运转停止时朝向主体的内侧的第一面的第一壳体以及安装于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在第一面形成有凹部,且形成有朝向第二壳体突出的凸部,凹部位于所述凸部的相反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空气调节机的水平叶片,在该水平叶片的表面和背面分别设有保持结露水的凹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465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关于在空气调节机设置的控制风向的叶片,存在如下的问题:如果在运转时气流从叶片剥离,则风向控制性下降。另外,空气调节机往往设置于居住空间或设置于提供服务的空间,良好地保持外观设计性成为重要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良好的外观设计性及风向控制性的空气调节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具备:具有吹出口的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风扇;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热交换器;以及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主体并对所述吹出口进行开闭的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具有在运转停止时朝向所述主体的内侧的第一面的第一壳体以及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一面形成有凹部,且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突出的凸部,所述凹部位于所述凸部的相反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良好的外观设计性及风向控制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从房间内观察时的设置状态的图。
图2是从侧方表示图1的空气调节机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3是从侧方表示图1的空气调节机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4是从侧方表示图1的空气调节机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5是关于图4,将第一叶片放大且将第一叶片以截面表示的图。
图6是从第一面观察来表示第一叶片的图。
图7是关于本实施方式2的与图6同形态的图。
图8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与图2同形态的图。
图9是关于本实施方式3的与图1同形态的图。
图10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与图2同形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室内机)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同一符号表示相同或对应部分。另外,关于室外机,可以使用已有的结构。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从房间观察时的设置概要图。图2~图4是从侧方表示图1的空气调节机的内部构造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示出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停止时的状态,图3示出水平吹风运转时(正面吹风时)的状态,图4示出向下吹风运转时(纵向吹风时)的状态。
如图1所示,空气调节机(室内机)100由主体1构成空气调节机100的外廓。空气调节机100为壁挂式,设置在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空间的房间11的墙壁11a上。另外,空气调节机100并不限定为设置于一般家庭的房间,也可以设置于例如设施的大楼的一个房间或仓库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1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