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性中继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1811.1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R·伯比奇;S·班格来;许允亨;K·郑;J·韩;M-H·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0 | 分类号: | H04W76/10;H04W8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吴丽丽;魏小薇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性 中继 方法 装置 | ||
提供与使用侧链路接口的层2中继和移动性有关的方法和装置,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远端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设备到网络(D2N)实体;设备到设备(D2D)实体;和控制逻辑,用于:接收从IP分组导出的服务数据单元;在第一操作模式下,使用Uu接口将服务数据单元引导到D2N实体,以便与eNB通信;以及在第二中继操作模式下,使用侧链路接口将服务数据单元引导到D2D实体,以便经由第一中继UE与eNB通信。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8月11日提交的题为“LAYER 2 RELAY PROTOCOLS ANDMOBILITY”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No.62/196,138的优先权,后者的全部公开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促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能够尽可能高效并且廉价地将电信服务提供给固定订户和移动订户正变得更重要。此外,移动应用的使用增加已经使得更多地关注于开发能够以高速度传送大量数据的无线系统。
当前,作为LTE标准的Release 13中所引入的邻近服务(ProSe)能力的一部分,已经描述了基本层级的功能,以允许网络到用户设备(UE)中继,特别是针对公共安全用例。该功能依赖于重新使用各设备之间的侧链路无线电通信信道,以在互联网协议(IP)层处路由业务。使用该中继方法来支持以下功能:
·单播中继:基于未由演进通用陆地接入网(E-UTRAN)服务的远端UE之间的一对一直接通信,包括支持远端UE与E-UTRAN之间的单播业务(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中继。ProSe UE到网络中继提供通用层3(L3)转发功能,该功能可以中继有关于公共安全通信的任何类型的IP业务。
·演进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eMBMS)中继支持:一对多通信,包括支持将eMBMS中继到由UE到NW中继服务的远端UE。
·E-UTRAN小区全局标识符(ECGI)宣告:由ProSe UE到NW中继进行的ECGI的宣告允许ProSe UE到NW中继所服务的远端UE接收服务于ProSe UE到NW中继的小区的ECGI的值。
将使用侧链路信道进行中继应用于超出公共安全要求的更一般的用例可能需要对当前所提供的中继功能进行修改。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远端用户设备UE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指令的存储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接收从互联网协议IP分组导出的层2服务数据单元;在第一操作模式下,确定使用Uu接口将所述层2服务数据单元传递基站;或在第二中继操作模式下,确定使用侧链路接口经由第一中继UE将所述层2服务数据单元传递到所述基站。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中继用户设备UE,所述中继UE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指令的存储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接收由基站发送的层2服务数据单元;以及提交接收到的层2服务数据单元,以便经由侧链路接口发送到远端用户设备UE。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基站中使用的装置,所述基站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指令的存储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接收从将要传递到远端用户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分组单元导出的层2服务数据单元;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层2服务数据单元:在第一中继操作模式下,确定将所述层2服务数据单元传递到中继UE;或在第二操作模式下,确定将所述层2服务数据单元传递到所述远端UE。
附图说明
从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以下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要素,并且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1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