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加热针的涂层方法及高频加热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2243.7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1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沈良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良洙 |
主分类号: | A61N1/06 | 分类号: | A61N1/06;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杜正国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加热 涂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仅向深部骨膜施加热与电刺激的高频加热针的涂层方法及仅向涂层的深部骨膜施加热与电刺激的高频加热针,向患部施针后,通过针的针柄施加高频,在高频加热针的针体及针尖上涂层绝缘材料,由于在针体及针尖上涂层绝缘材料,不会向肌肉施加热与电刺激,仅向作为患部的深部骨膜施加热与电刺激,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疼痛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仅向深部骨膜施加热与电刺激的高频加热针的涂层方法及仅向涂层的深部骨膜施加热与电刺激的高频加热针,更详细而言,涉及在针体及针尖上涂层绝缘材料,使得防止向肌肉施加热与电刺激,仅向患部的深部骨膜施加电刺激的高频加热针的涂层方法及仅向涂层的深部骨膜施加热与电刺激的高频加热针。
背景技术
通常在中医院或医疗机关等使用由针柄与形成尖部的针尖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针柄与针尖的针体构成的针灸来进行施术,针灸根据用途非常广泛地被应用,并且形状也非常不同。其中最常用的是不锈钢针,其中一些针是蒸镀或电镀金,银纳米等微粒子来使用,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然而这些针术仅仅是针灸的一种操作,近年来尝试了一些电刺激的应用,例如针刺电刺激,针刺患部(将针的尖部刺在患部上)是通过连接高频或低频的装置对患者的患部施加电刺激来治疗患部的方法。并且使用加热针来治疗患部时,在酒精灯或浸渍酒精的棉球上点燃火后将针灸的尖部烧灼在火上,然后立即向患者的患部施加热的方法。
然而,如上所述的方法存在发生副作用的问题,当将加热针应用于患者的患部时,被酒精灯或浸渍有酒精的棉球所产生的热火烧灼的加热针的尖部施针后拔针时由于患者的一部分组织凝固会附着在针尖上。
此外,即使向针尖施加热后迅速地向患者的患部施针,也由于患部位于皮肤深处,使得当受热的针刺触皮肤时,针尖的热量在到达患部时消失,因此,对患部进行适当温度的热治疗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为了对患部施加适当的温度处理,考虑到施针时的热量损失,将针加热至稍高的温度时,可能会烧伤患部以外的皮肤与皮下组织。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人开发了高频热针电刺激装置(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90530号,2010.10.29)。
所述高频热针电刺激装置是除了针尖主体部由绝缘材料涂层,将绝缘针插入于患者的患部后,集中施加高频电刺激,从而从针体直接向皮下组织施加高频电刺激,但热量通过没有被绝缘材料涂层的针尖传递到深部骨膜以及肌肉上,导致大范围的烧伤,由于炎症引起的副作用与治疗后的强烈刺激导致严重的疼痛及酸痛。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KR10-0990530 B1 2010.10.29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体及针尖上涂层绝缘材料,使得防止向肌肉施加热与电刺激,仅向患部施加热与电刺激的仅向深部骨膜施加热与电刺激的高频加热针的涂层方法及仅向涂层的深部骨膜施加热与电刺激的高频加热针。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加热针的涂层方法,向患部施针后通过针的针柄施加高频,在高频加热针的针体及针尖上涂层5-15μm厚度的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仅向使用聚对二甲苯的深部骨膜施加热与电刺激的高频加热针的涂层方法。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仅向由所述涂层方法涂层的深部骨膜施加热与电刺激的高频加热针。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良洙,未经沈良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22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