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缆索锚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2834.4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6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R·安娜;L·L·米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VSL国际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4C5/12 |
代理公司: | 11410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黎峰;钟锦舜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缆索 锚固 系统 | ||
1.一种缆索锚固系统,用于将缆索(3)锚固到支承结构(1),所述缆索锚固系统包括:锚固容纳部(4),其附接到所述缆索(3);支承容纳部(20),其附接到所述支承结构(1);以及纵向联接杆(10),其将所述锚固容纳部(4)联接到所述支承容纳部(20),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接杆(10)包括:螺纹端(10a),其与作为所述锚固容纳部(4)和所述支承容纳部(20)的这两个部分之一上的配对螺纹(4a)相互作用;以及安装端(10b),其具有径向延伸杆肩(10d;19),
作为所述锚固容纳部(4)和所述支承容纳部(20)的这两个部分中的另一者包括纵向开口(5),用于接纳所述联接杆(10)的安装端(10b),所述开口(5)包括向内延伸的抵肩(20a),
其中,所述杆肩(10d;19)沿第一纵向方向抵靠在所述抵肩(20a)上,并且能够沿与所述第一纵向方向相反的第二纵向方向在所述开口(5)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接杆(10)以围绕所述开口的纵向轴线(za)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开口(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索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接杆(10)以相对于所述开口(5)的纵向轴线(za)可回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开口(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接杆(10)的安装端(10b)的径向延伸杆肩(10d)围绕所述联接杆的外轮廓周向地延续,和/或所述向内延伸的抵肩(20a)围绕所述开口(5)的内轮廓周向地延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接杆(10)的安装端(10b)包括周向锥形部段,所述周向锥形部段从所述杆肩(10d)延伸到所述联接杆(10)的端部,和/或所述开口(5)的内轮廓包括第一部段(5c),所述第一部段(5c)从所述抵肩(20a)朝向所述安装端(10b),其中所述第一部段(5c)具有锥形,其在所述安装端的方向上敞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5)的内轮廓包括第二部段(5a),所述第二部段(5a)从所述抵肩(20a)朝向所述联接杆(10)的螺纹端(10a),其中所述第二部段(5a)具有锥形,其在所述螺纹端的方向上敞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肩的表面(10c)包括凸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缆索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肩(20a)的表面(20b)包括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容纳部(20)联接到与所述支承结构(1)联接的U形夹联接器(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联接杆(10)在所述开口(5)内滑动时,所述开口(5)的第一部段(5c)的内轮廓是所述杆肩(10d;19)的外边缘的纵向引导部,和/或杆肩(10d;19)与螺纹端(10a)之间的所述联接杆(10)的外轮廓是所述抵肩(20a)的内边缘的纵向引导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肩(10d)位于在所述联接杆(10)上安装的独立的杆肩元件(19)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张紧单元,用于将所述锚固容纳部(4)朝向所述支承容纳部(20)移动,其中所述张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张紧千斤顶(14),其可附接到所述锚固容纳部(4);以及容纳部张紧支架(11),其可附接到所述支承容纳部(20)或U形夹销(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VSL国际股份公司,未经VSL国际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28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