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成网络切片管理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83496.6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1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米连科·奥普塞尼查;托马斯·梅克林;海迪-马利亚·贝克;莫希特·塞西;杰瑞·亚尔科;王乐;约兰·卢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48/18;H04W12/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潘剑颖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片 用户设备 身份管理器 网络 网络运营商 管理网络 入口点 附接 凭证 关联 认证 授权 应用 访问 | ||
网络切片选择包括基于源自用户设备(8)的网络附接请求由网络运营商(4)的身份管理器(1)对用户设备(8)和/或用户进行认证,以将用户设备(8)和/或用户与网络运营商(4)的提供多个网络切片(3)中的网络切片相关联。身份管理器(1)基于用户设备(8)和/或用户的凭证授权对网络切片类型的网络切片(3)的访问。身份管理器(1)提供至由所述网络切片(3)提供的应用的入口点的信息,以用于发送到用户设备(8)。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大体涉及网络切片管理,并且具体涉及用于用户设备和/或用户的网络切片的选择。
背景技术
本领域中有时称为网络实例的网络切片是网络的逻辑实例,其中虚拟化网络功能(VNF)可作为预集成系统来传递和部署。从管理角度来看,网络切片将网络管理域分割成子域。每个网络切片都有自己的管理域,允许独立于其他网络切片而进行部署、升级和其他网络操作。更重要的是,网络切片使得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和服务提供商能够拥有自己的网络切片,可以进行制作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数据或通信服务的策略、预期行为和要求。网络切片允许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用自包含和自动化网络体系结构管理由业务需求驱动的网络解决方案。
因此,网络运营商将具有物理网络基础设施,其可以支持许多单独的虚拟化网络,即网络切片。然后,每个这样的网络切片可以具有独特的特性以满足其服务的使用情况的特定需求。网络切片因此允许例如针对不同服务类型的数据流量分离,业务段分离,维护不同服务之间的完整性,针对不同服务的性能优化,不同安全级别的使用以及在单独的网络切片中执行软件升级。
例如,网络切片可以包括公共数据网络(PDN)网关(GW)(PGW)、服务GW(SGW)、移动管理实体(MME)和策略控制资源功能(PCRF),作为用于典型的移动宽带使用的演进分组核心(EPC)。另一个网络切片将PGW/SGW和MME组合在一起,但没有PCRF,仅使用静态策略,而不使用每个用户的动态策略。MME可以简化为固定机器类型通信(MTC)和机器对机器(M2M)服务。还可以有专用于具有非订户身份模块(非SIM)身份和各种特定认证机制的用户的网络切片,例如,Facebook或Google切片。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切片可能只包含有限的EPC功能子集。通常,网络切片必须能够识别和认证所有附接的用户设备。
在当前的移动网络中,用户设备独立地根据流量类型或订阅的业务附接到网络提供商。在仅使用优选访问网络的漫游场景中,这一点也是有效的。另一方面,网络切片概念可能导致大量的网络切片和虚拟网络运营商(VNO)共享相同的网络基础设施。不同的网络切片可能与许多用户设备身份类型和许多认证机制有关。例如,用户设备身份可以是SIM身份、银行账户身份、物联网(IoT)传感器身份等。因此,选择网络切片正成为满足新需求的重要新功能。与现有网络相比,网络切片发现和选择应该是动态、灵活和可扩展的,而选择是固定的、限制性的,并由单个网络运营商控制。
因此,需要为用户和/或用户设备有效选择网络切片。
发明内容
总体目的是为用户和/或用户设备提供高效的网络切片选择。
这个目的和其他目的由如本文所定义的实施例来满足。
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网络切片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提供具有相应网络切片类型的多个网络切片的网络运营商的身份管理器基于源自用户设备的网络附接请求对所述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进行认证,以将所述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用户与网络切片类型相关联。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所述身份管理器基于所述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用户的凭证,授权对所述多个网络切片中的所述网络切片类型的网络切片的访问。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所述身份管理器提供至由所述网络切片提供的应用的入口点的信息以用于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3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