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少术后彩虹效应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83735.8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5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P·马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8 | 分类号: | A61F9/0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杜文树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裂 角膜 激光源 脉冲激光系统 激光束 扫描器 噪声源 图案 扫描器控制 彩虹效应 图案形成 不规则 光衍射 焦点处 计算机 术后 指令 焦点 | ||
本披露涉及一种脉冲激光系统,所述脉冲激光系统包括:激光源,所述激光源产生激光束;扫描器,所述扫描器控制所述激光束的束焦点的位置并且还控制在所述束焦点处形成的光致光破裂在眼睛的角膜中的位置;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对所述激光源和所述扫描器产生指令以引导在所述角膜中形成规则的光致光破裂图案;以及噪声源,所述噪声源干扰每个光致光破裂的位置以便引起不规则的光致光破裂图案在所述角膜中形成,从而使得在所述光致光破裂图案形成之后通过所述角膜的光衍射被减少或被避免。
技术领域
本披露涉及一种用于在眼睛科手术期间通过脉冲激光将不规则性引入在角膜中形成的光致光破裂图案中以减少手术后有时被患者看到的彩虹效应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屈光眼手术通常用于矫正各种各样的视力问题。一种常见的这样的屈光眼手术被称为LASIK(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削术)并且用于矫正近视、散光、或更复杂的屈光不正。其他手术可以矫正角膜缺陷或其他问题。这些手术可以单独使用,但是一些手术还可以与其他视力矫正手术(比如白内障手术)相容。例如,用于矫正散光的LASIK通常与白内障手术相结合。
在LASIK和其他屈光眼手术期间,通常在眼睛的内部部分(比如角膜基质)上而不是眼睛表面上进行矫正性手术。这种实践通过允许矫正性手术针对眼睛的最有效部分、通过保持眼睛的外部保护性部分大体上完整、并且出于其他原因往往改善手术结果。
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入眼睛的内部部分,但是频繁的进入涉及角膜中的瓣的切割。这对于屈光眼手术(比如LASIK)尤其如此,其中在角膜的内部部分(比如基质)上进行矫正性手术。所述瓣允许角膜的外部部分被提起并折叠移开,从而准许进入角膜的内部部分。在不使用瓣的其他手术中,仍然可以以某种方式切割角膜以允许进入其内部或进入眼睛的其他内部部分。
通常使用脉冲激光(比如脉冲飞秒激光)来切割角膜,在所述脉冲激光中,束焦点在角膜内移动。激光的脉冲性质使其以“点缀”图案蒸发角膜组织,当激光被脉冲启动时,与光束焦点的位置相对应,当激光在脉冲之间关闭时,使完好的角膜组织与光束焦点的位置相对应。典型地,脉冲激光仅在非常短的脉冲时间(比如在飞秒激光的情况下为几十到几百飞秒)内启动,但是在启动时它在小的体积内产生非常高的功率密度,从而在那个体积内使组织消融。然后,在激光被重新脉冲启动之前,光束焦点移动至角膜内的新位置。这产生一系列小的光致光破裂(典型地,平均大小为几微米)。典型地,小的光致光破裂也间隔开几微米。因此形成的“点缀”图案使得角膜组织被有效地切割,从而允许例如瓣被脱离并提起,同时减小激光对角膜组织的损害。
因为脉冲激光的控制已经被改善,因此光致光破裂的“点缀”图案在平均消融大小和消融间距方面变得非常规则。例如,高精度的网格图案通常用于在LASIK手术期间切割角膜瓣。这个高精度的网格图案在一些患者中引起意想不到的术后效应。具体地,光致光破裂允许光被角膜衍射,从而引起患者的视觉中出现彩虹。这种彩虹效应最常见于患者的视野中的物体的锐利边缘周围。彩虹效应可能分散注意力或以其他方式损伤视力或者它可能仅仅使患者烦恼。
尽管彩虹效应是屈光眼手术之后报告最频繁的,在屈光眼手术中,角膜瓣被切割,这很可能是由于角膜瓣的相对较大的大小的程度,但是它可能在使用脉冲激光来以网格图案切割角膜的任何屈光或其他眼睛手术中出现。
发明内容
本披露涉及一种脉冲激光系统,所述脉冲激光系统包括:激光源,所述激光源产生激光束;扫描器,所述扫描器控制所述激光束的束焦点的位置并且还控制在所述束焦点处形成的光致光破裂在眼睛的角膜中的位置;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对所述激光源和所述扫描器产生指令以引导在所述角膜中形成规则的光致光破裂图案;以及噪声源,所述噪声源干扰每个光致光破裂的位置以便引起不规则的光致光破裂图案在所述角膜中形成,从而使得在所述光致光破裂图案形成之后通过所述角膜的光衍射被减少或被避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诺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37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