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3924.5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1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北村隆二;冈本省吾;井上正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15/09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 ||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将旋转电机整体收容;转子,所述转子经由旋转轴能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外壳;以及定子,所述定子与转子的外周相对地安装于外壳,所述定子具有:环状的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固定于所述外壳,形成有用于形成多个切槽的极齿部;以及多个定子线圈,所述定子线圈隔着由树脂制的绝缘材料构成的绕线管卷绕于所述极齿部,
所述定子铁芯由长边侧极齿部和短边侧极齿部形成为长方形,其中,所述长边侧极齿部具有宽度,所述短边侧极齿部的周向的宽度设置成比所述长边侧极齿部的宽度小,
所述定子线圈将第一层从所述定子的外径侧向内径侧依次卷绕于所述极齿部,并且每层使卷绕方向反向来进行卷绕,当将最外层设为n,将各层的最终匝设为m,将第一层的第一匝设为(1,1),将第一层的第二匝设为(1,2),将第二层的第一匝设为(2,1),将第二层的第二匝设为(2,2)、……、将第n层的第m匝设为(n,m)时,第n层的第m匝(n,m)卷绕于所述定子的外径侧,内径侧的所述定子线圈在所述短边侧极齿部发生轨道改变,并且外径侧的所述定子线圈的一部分在所述长边侧极齿部发生轨道改变,其中,n为3以上的奇数,m为2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定子线圈的第n-1层的最终匝(n-1,m)向最外层的第一匝(n,1)的卷绕是从所述极齿部的一方的短边侧卷绕于长边侧的,从另一方的短边侧向长边侧的卷绕是在外径侧以至少隔开两根所述定子线圈大小的间隙的方式进行卷绕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定子线圈的最外层的第二匝(n,2)向最外层的最终匝(n,m)的卷绕是从所述定子的外径侧向内径侧依次进行卷绕,从最内径侧进行轨道改变,以将所述定子线圈卷绕于所述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间隙处进行长边侧极齿部的轨道改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子线圈的最外层的匝中,由同层内的匝构成的伴随着轨道改变而产生的交叉部仅配置于一方的短边侧极齿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线圈的开始匝(1,1)中的卷绕开始末端线和最终匝(n,m)中的卷绕结束末端线被从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所述短边侧极齿部的两端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39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轮式电机的具有单件框架的磁体轴承转子
- 下一篇: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