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的锌冶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84777.3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崔昌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永豊 |
主分类号: | C22B19/00 | 分类号: | C22B19/00;C22B19/32;C22B3/00;C22B3/08;C22B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朴圣洁;王珍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硫废气 金属亚硫酸 金属硫酸 锌铁氧体 蒸发金属 锌冶炼 氧化物 蒸发 环保 二氧化硫气体 炉渣 冶炼工序 固体物 湿式 硫酸 浓缩 洁净 分解 转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的锌冶炼方法,提供了一种锌铁氧体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蒸发(Fuming)工序使在锌湿式冶炼工序中产生的锌铁氧体(Zinc Ferrite)生成蒸发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废气及环保洁净炉渣;通过使所述蒸发金属氧化物和在所述蒸发(Fuming)步骤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反应,从而转换为固体物的金属硫酸化合物和/或金属亚硫酸化合物(Metal‑Sulfate or Sulfite);以及通过使所述金属亚硫酸化合物(Metal Sulfite)与硫酸进行反应,从而分解(Decomposition)为金属硫酸化合物和浓缩二氧化硫气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锌的冶炼工序中产生的锌铁氧体的环保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从锌精矿中提取锌的方法有干式冶炼方法和湿式冶炼方法。双重湿式冶炼方法在焙烧(Roasting)锌精矿并使之溶解(Leaching)之后,经提纯(Purification)工序后最终通过电解(Electrolysis)提取高纯度锌。
在这种湿式冶炼方法的焙烧工序中生成锌铁氧体(Zinc ferrite),该物质在作为传统的两步骤溶解方式的中性溶解(Neutral Leaching)和/或弱酸溶解(Weak AcidicLeaching)工序中不会很好地溶解。
因此,为了进一步溶解锌铁氧体(Zinc ferrite)中的锌,在大部分锌冶炼厂中通过如下的强酸溶解(Strong Acidic Leaching)工序来增加锌的回收率。
ZnOFe2O3+4H2SO4—>ZnSO4+Fe2(SO4)3+4H2O
此时,与锌一同溶解的铁通过在其他工序中转换为针铁矿(Goethite)、黄钾铁矾(Jarosite)或赤铁矿(Hematite)等的形态而分离/排出到工序之外。
但是,由于这种物质作为锌冶炼废料含有重金属和硫化物质,因此在大部分冶炼厂中将这种物质永久保管到用于防止环境污染的特殊积存场中。在该情况下,部分有价金属与锌冶炼废料一同被永久积存而不会被回收。
此外,对环境有害的锌冶炼废料的永久保管处于因地区的社会担忧及各国渐进的环境法规强化而难以确保追加积存厂的状况。
这种追加积存厂的确保对今后的锌冶炼事业的持续经营成为强大的障碍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开发一种从技术上将锌冶炼废料转换为环保物质而解决积存问题,并且回收锌废料中的锌等大部分有价金属和硫氧化物质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实现例中,提供一种锌铁氧体的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蒸发(Fuming)工序使在锌湿式冶炼工序中产生的锌铁氧体(Zinc Ferrite)生成蒸发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废气及环保炉渣;以及通过使所述蒸发金属氧化物和在所述蒸发(Fuming)步骤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相互反应,从而转换为固体物的金属硫酸化合物和/或金属亚硫酸化合物(Metal-Sulfate or Sulfite)。
作为所述金属硫酸化合物的一例有硫酸锌。此外,作为所述金属亚硫酸化合物的一例具有亚硫酸锌。作为以下一示例,以锌为例进行说明,但包含在锌冶炼工序中的其他金属也可以应用该工序。
可以在气体洗涤器中执行通过使所述蒸发金属氧化物和在所述蒸发(Fuming)步骤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反应,从而转换为固体物的金属硫酸化合物和/或金属亚硫酸化合物(Metal-Sulfate or Sulfite)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永豊,未经株式会社永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4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使用高表面积/体积反应性颗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