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5175.X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7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A·哈尼南;I·艾皮斯;A·科伊维斯托;J·拉蒂亚;M·哈瓦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24 | 分类号: | B66B1/24;B66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电梯轿厢(26、28)的电梯系统(10;40;60),该电梯轿厢包括若干第一轿厢(26)和至少一个第二轿厢(28),该第二轿厢在其尺寸和/或技术配置上不同于第一轿厢,由此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在同一电梯井(12)内一起运行,该电梯系统包括电梯控制器,该电梯控制器包括呼叫分配控制器,该呼叫分配控制器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被连接到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以用于分配第一电梯轿厢(26),该第二部分被连接到至少一个呼叫发出装置以用于第二轿厢(28)的呼叫分配,由此呼叫分配控制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配置成彼此独立工作。
背景技术
本申请涉及具有多个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其中至少两个电梯轿厢在共同的电梯井中彼此独立地移动。这种电梯系统被称为多轿厢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更好地满足个人需求的方式来改进多轿厢系统。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来解决。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在说明书和附图中也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电梯系统包括几个第一轿厢和至少一个第二轿厢,该第二轿厢在其尺寸和/或技术配置上不同于第一轿厢。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大多彼此独立地在同一电梯井内一起运行,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具有不同的起始楼层和出发楼层。在第一轿厢是在所述电梯系统的正常操作期间分配的普通轿厢的同时,至少一个第二轿厢是被提供用于特别要求的特殊轿厢。这种轿厢例如可以是具有基本上比第一轿厢的底部面积更大的医院中的床轿厢或紧急轿厢、医院中的清洁器轿厢、公司总部中的行政轿厢、旅馆和医院中的食物运输轿厢、大型建筑物中针对维护人员的货物运输轿厢、住宅建筑物中的搬运轿厢。因此,(一个或多个)第二轿厢不同于第一轿厢之处在于,它们是根据建筑物的特殊需求量身定做的。当然,与第一轿厢相比,第二轿厢的呼叫相当少见。
当第一轿厢在电梯井中以类似于链斗式升降机(paternoster-like)的方式旋转以便经由电梯(组)控制器的呼叫分配控制器的第一部分进行分配时,第二轿厢不受由所述呼叫分配控制器的第一部分执行的正常呼叫分配过程的影响。因此,第二轿厢可以停在停放区域内而不移动,这样做的优点是没有必要在不需要的时候移动第二轿厢,这节省了能源和成本。另一方面,第二轿厢不被包括在所述呼叫分配控制器的第一部分的正常呼叫分配中,这减少了所述呼叫分配控制器的计算工作量。
基本上可以根据两种不同的设计备选方案来构建多轿厢电梯系统:
在第一备选方案中,轿厢在两个相邻的竖直井部分的回路中移动,所述竖直井部分至少在其上端和下端处通过上下水平传送通道而连接。该备选方案与已知的Paternoster设备非常相似。层站门位于竖直井部分中。该备选方案具有的优点是空间消耗低,但是具有的缺点是在楼层处的轿厢停靠阻挡了移动回路。
第二备选方案也包括至少两个竖直井部分,但在这种情况下竖直井部分通过位于竖直井部分之间的中间水平传送通道连接,由此使得层站门设置在水平传送通道中。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轿厢停靠在水平传送通道中以使得竖直井部分中的移动回路不会被停靠的轿厢阻挡。缺点在于这种解决方案需要比第一备选方案更多的空间。
停放区域可以例如位于很少使用的楼层的水平传送通道中。停放区域也可设置在电梯井的顶部或底部中、优选设置在轿厢在两个竖直井部分以及上部水平传送通道和下部水平传送通道的移动回路之外。停放区域甚至可以偏离电梯井的竖直延伸的位置。因此,一种停放维护和清洁区域可以位于建筑物偏离电梯井的竖直延伸的位置底部,在该区域中可以配备、维护、清洁、修理或消毒第二轿厢。在该区域中不仅可以维护第二轿厢,而且还可以维护第一轿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股份公司,未经通力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51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