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5248.5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9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赤岩良太;东井上真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5B5/02;F28F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制冷 循环 装置 | ||
具备:多个第1传热管(11),其在第1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多个第2传热管(12),其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与多个第1传热管(11)相互隔开间隔地相向配置,配置于比多个第1传热管(11)靠下风侧的位置,并且具有第3端部和第4端部;多个翅片(13),其连接相邻的第1传热管(11),并且连接相邻的第2传热管(12);第1分配部(20),其连接多个第1传热管(11)的第1端部和多个第2传热管(12)的第3端部;以及第2分配部(24、25、26),其连接多个第1传热管(11)的第2端部和多个第2传热管(12)的第4端部。第1分配部(20)包括能够对第1状态和第2状态进行切换的流量控制部(2)。在第1状态下,制冷剂在多个第1传热管(11)和多个第2传热管(12)流动。在第2状态下,仅在多个第1传热管(11)中,制冷剂的流量比第1状态下的制冷剂的流量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热交换器:其具备在上下方向上水平地相向的一对集管、保持一定的间隔平行地与这些集管连通连接的多个扁平传热管以及紧密插入到扁平传热管彼此的间隙的波纹翅片。在该热交换器中,使作为热交换介质的制冷剂相对于多个扁平传热管同时地平行流通。
这样的热交换器在作为热泵型的冷暖兼用的空调用室外机在寒冷时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会在翅片和传热管表面结霜,热交换效率降低。
作为这样的结霜对策,在日本特开平9-28075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热交换器:其将波纹翅片配置为从扁平传热管向上风侧突出的构造,并且仅在下风部分形成有百叶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807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中,翅片比制冷剂流通路(扁平管)向上风侧突出,因此能够抑制位于该上风侧的翅片上的结霜,但存在该翅片上的霜的除霜效率差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翅片上的结霜并且除霜效率高的热交换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备:多个第1传热管,其在第1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多个第2传热管,其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与多个第1传热管相互隔开间隔地相向配置,配置于比多个第1传热管靠下风侧的位置,并且具有第3端部和第4端部;多个翅片,其将相邻的第1传热管连接,并且将相邻的第2传热管连接;第1分配部,其连接多个第1传热管的第1端部和多个第2传热管的第3端部;以及第2分配部,其连接多个第1传热管的第2端部和多个第2传热管的第4端部。第1分配部包括能够对第1状态和第2状态进行切换的流量控制部。在第1状态下,制冷剂在多个第1传热管和多个第2传热管流动。在第2状态下,仅在多个第1传热管中,制冷剂的流量比第1状态下的制冷剂的流量少。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翅片上的结霜并且除霜效率高的热交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概略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热交换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翅片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5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