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合式自增力旋夹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0034.X | 申请日: | 2016-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5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松;张曦丹;李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式 增力旋夹 装置 方法 | ||
1.开合式自增力旋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底座(1)通过一号螺栓(8)和二号螺栓(9)与顶座(7)相连;所述底座(1)的内环形槽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下夹紧机构;所述顶座(7)的内环形槽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上夹紧机构;所述下夹紧机构包括左下偏心扇形夹头(12),左下偏心扇形夹头(12)通过左下销轴(13)与底座(1)铰接,右下偏心扇形夹头(3)通过右下销轴(2)与底座(1)铰接;所述上夹紧机构包括左上偏心扇形夹头(11),左上偏心扇形夹头(11)通过左上销轴(10)与顶座(7)铰接,右上偏心扇形夹头(5)通过右上销轴(6)与顶座(7)铰接;所述右下偏心扇形夹头(3)、右上偏心扇形夹头(5)、左上偏心扇形夹头(11)和左下偏心扇形夹头(12)的圆弧夹持面为圆柱面或者圆弧槽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合式自增力旋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夹持面的圆柱面外侧与工件(4)相接触的面加工有齿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合式自增力旋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夹持面的圆弧槽面内侧与工件(4)相接触的面加工有齿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开合式自增力旋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4)为轴类零件。
5.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开合式自增力旋夹装置的旋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使用时首先将一号螺栓(8)和二号螺栓(9)上的螺母拧下,再取下顶座(7),将工件(4)放置在左下偏心扇形夹头(12)和右下偏心扇形夹头(3)上,同时保证工件(4)的外轮廓同时与左下偏心扇形夹头(12)和右下偏心扇形夹头(3)的外轮廓相配合;
第二步,将顶座(7)再次插装到一号螺栓(8)和二号螺栓(9)上,同时保证左上偏心扇形夹头(11)和右上偏心扇形夹头(5)的外轮廓与工件(4)的外轮廓相配合,然后再次用螺母将顶座(7)锁紧在一号螺栓(8)和二号螺栓(9)上;
第三步,装夹完成之后对工件(4)进行旋转,工件(4)在旋转过程中同时与左下偏心扇形夹头(12)、右下偏心扇形夹头(3)、左上偏心扇形夹头(11)和右上偏心扇形夹头(5)的外轮廓相接触产生摩擦,在摩擦力作用下,四个夹头微量的相向偏转,进而自动将被夹持轴类工件(4)夹紧,并随着转矩的增加,四个夹头的夹紧力也随之增加,形成自增力的效果。
第四步,当需要将工件(4)松开时,只需要将工件(4)反向旋转解除自锁,或者松开一号螺栓(8)和二号螺栓(9)上的螺母就可以取出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00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套在手上的扳手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可防潮辅助转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