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频段调整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0918.5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0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潘灵建;李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00 | 分类号: | H01Q3/00;H01Q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频段 调整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频段调整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天线主体、寄生天线、设置在PCB板上的CPU、射频收发模块和选择控制模块;所述CPU根据当前的工作频段控制选择控制模块的连接状态,选择将寄生天线、或天线主体通过选择控制模块与射频收发模块连接,以选择寄生天线或天线主体收发信号;从而自动改变天线的长度,这样即可在天线空间以及天线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展天线带宽,并改变天线的工作频段,提升了天线的辐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的天线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频段调整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等通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设备。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俗称4G)技术已经成为新手机必备的技术要求。LTE频段繁多,为了在手机等通讯设备中加入更多的功能,且要满足薄型化发展趋势,手机越做越薄,这样会压缩天线空间,提升了对天线设计的要求和难度。
目前手机等通讯设备的常规天线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射频收发模块50010通过天线的匹配电路20连接天线主体30。天线区域40一般做净空处理,天线区域40内还设置有与PCB板上的地相连寄生天线50,寄生天线50的作用主要是扩宽天线带宽,提升天线性能。其中,天线区域40下方的大面积区域为地。从图1可看出现有天线尺寸已定,不能改变其工作频段,也不能有效地扩展天线带宽和提升辐射性能。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频段调整装置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频段调整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现有天线不能改变工作频段和扩展天线带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线频段调整装置,包括天线主体、寄生天线、设置在PCB板上的CPU和射频收发模块,其中,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选择控制模块;
所述CPU根据当前的工作频段控制选择控制模块的连接状态,选择将寄生天线、或天线主体通过选择控制模块与射频收发模块连接,以选择寄生天线或天线主体收发信号。
所述的天线频段调整装置中,所述天线主体包括第一馈点和第二馈点;所述天线主体的第一馈点连接选择控制模块的第一选择端,天线主体的第二馈点连接选择控制模块的第二选择端,寄生天线连接选择控制模块的第三选择端,射频收发模块连接选择控制模块的传输端和CPU,CPU连接选择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
所述的天线频段调整装置中,所述选择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第三匹配电路和第四匹配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1脚连接射频发射模块,第一开关的第2脚连接第二匹配电路的一端,第二匹配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天线主体的第二馈点,第一开关的第3脚连接第一匹配电路的一端,第一匹配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天线主体的第一馈点,第一开关的第4脚连接第三匹配电路的一端,第一开关的控制脚连接CPU,第二开关的第1脚连接寄生天线,第二开关的第2脚连接第三匹配电路的另一端,第二开关的第3脚连接第四匹配电路的一端,第四匹配电路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开关的控制脚连接CPU。
所述的天线频段调整装置中,所述连接状态包括:
第一连接状态:第一开关的第1脚与第3脚连接,第二开关的第1脚与第3脚连接;
第二连接状态:第一开关的第1脚与第2脚连接,第二开关的第1脚与第3脚连接;
第三连接状态:第一开关的第1脚与第4脚连接,第二开关的第1脚与第2脚连接。
所述的天线频段调整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天线覆盖超低频,第二连接状态下天线覆盖低频和中频,第三连接状态下天线覆盖高频。
一种天线频段调整方法,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09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