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打菇人工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01072.7 申请日: 2016-01-05
公开(公告)号: CN105660171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刘华武 申请(专利权)人: 刘华武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F1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7300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雷打菇 人工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打菇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松乳菌群众俗称松菇、雷打菇,每年夏、秋末季节生在马尾松林地上,为马尾松外生菌根。是一种美味食用菌,菌盖宽4至10厘米,扁半球形,中央脐肚,人工栽培难度大,栽培材料可用松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等。生产周期1年,生物转化率低,新鲜的松乳菇,柔嫩爽脆,其汤润滑清新,营养丰富,色香俱佳。雷打菇在自然条件下与马尾松形成菌根关系,其菌丝离开马尾松就不能形成子实体,人工栽培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打菇人工栽培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雷打菇人工栽培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野外新生雷打菇菌株,在无菌操作环境中,将菌盖与菌柄交接处分切成粒径小于0.1cm的种菌菇块;

2)配制大豆蛋白10%混合液100-150份,调节PH至9.2,向大豆蛋白混合液中添加蛋白酶在48-50℃下酶解3-5小时,蛋白酶添加量为大豆蛋白的3%-3.5%,得到酶解液,向酶解液中添加松针粉6-8份,在功率为350-370W的微波下处理10-15分钟后,向其中添加0.02-0.023份酪素、2-5份葡萄糖、0.01-0.015份胆碱、4-7份琼脂,搅拌冷却,得到培养基,将种菌菇块置于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2-12.5%,在20-25℃的无菌环境中培养30-35天,培养期间每天用光照为700-800lx的白炽灯照射10-12小时,得到菌菇苗;

3)将泡桐果晒干后粉碎至5-8目,将粉碎后的泡桐果与营养土、锯末、松针粉按3:3-4:2-3:0.1-0.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栽培基,将菌菇苗移栽至栽培基中,在温度为23-26℃,湿度为40-45%的环境中培养5-6个月即可收菇,将松针粉与水按1:50-70的重量比混合,在功率为350-370W的微波下处理10-15分钟后,滤除残渣,得到喷施液,培养期间,每隔3-5天在菌菇根部灌施一次喷施液,培养期间每天用光照为2800-3200lx的白炽灯照射菌菇10-12小时。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方法人工栽培雷打菇,能有效缩短雷打菇的生长周期,培育7个月左右即可收菇,在培养基中结合适宜温度和光照培养菌菇块,能够提高菌丝启动速度,对菌丝的起始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加快菌丝的生长速度,培养10天左右即可得到大量的菌丝,由泡桐果与营养土、锯末、松针粉混合得到的栽培基营养丰富,结合适宜湿度、温度和光照能提高雷打菇的生物转化率,提高菌体生物量,本发明人工培育得到的菌体中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可达20.35%,必需氨基酸可占38.57%,菌体中粗蛋白含量可达26.48%,粗纤维含量为4.2%,总糖含量可达17.35%,多糖含量可达60.2μg/g。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采摘野外新生雷打菇菌株,在无菌操作环境中,将菌盖与菌柄交接处分切成粒径小于0.1cm的种菌菇块;

2)配制大豆蛋白10%混合液100份,调节PH至9.2,向大豆蛋白混合液中添加蛋白酶在48℃下酶解3小时,蛋白酶添加量为大豆蛋白的3%,得到酶解液,向酶解液中添加松针粉6份,在功率为350W的微波下处理10分钟后,向其中添加0.02份酪素、2份葡萄糖、0.01份胆碱、4份琼脂,搅拌冷却,得到培养基,将种菌菇块置于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2%,在20℃的无菌环境中培养30天,培养期间每天用光照为700lx的白炽灯照射10小时,得到菌菇苗;

3)将泡桐果晒干后粉碎至5目,将粉碎后的泡桐果与营养土、锯末、松针粉按3:3:2: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栽培基,将菌菇苗移栽至栽培基中,在温度为23℃,湿度为40%的环境中培养5个月即可收菇,将松针粉与水按1:50的重量比混合,在功率为350W的微波下处理10分钟后,滤除残渣,得到喷施液,培养期间,每隔3天在菌菇根部灌施一次喷施液,培养期间每天用光照为2800-3200lx的白炽灯照射菌菇10-12小时。

实施例2、

1)采摘野外新生雷打菇菌株,在无菌操作环境中,将菌盖与菌柄交接处分切成粒径小于0.1cm的种菌菇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武,未经刘华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1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