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轮胎的轮胎带束层结构及载重子午线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1459.2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刘小强;葛金虎;渠春玲;孙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28 | 分类号: | B60C9/28;B60C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轮胎 带束层 结构 载重 子午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的轮胎带束层结构及载重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带束层结构是子午线轮胎结构的核心,承受了60%至70%的轮胎应力,是子午线轮胎具有一系列优点的关键因素。目前的带束层结构为四层带束层结构,具体可由四层具有一定角度和方向的带束层组成。四层带束层结构的带束层间的层间剪切较大,导致轮胎易出现破坏,严重影响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的轮胎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轮胎的轮胎带束层结构及载重子午线轮胎,可有效降低带束层层间剪切,大大提升了胎肩耐久性能,以及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为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轮胎的轮胎带束层结构,包括沿所述轮胎的径向方向依次向外设置的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特别地,仅所述第四带束层的两侧设置有边部带束层结构,每个所述边部带束层结构包括至少一层边部带束层。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边部带束层结构的边部带束层为一层或两层。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边部带束层为零度带束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带束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宽度;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带束层的宽度;所述第一带束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带束层的宽度;所述第四带束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带束层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边部带束层结构的两个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三带束层的宽度之间的比值为0.9至1.2。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边部带束层结构的两个内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带束层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边部带束层结构的两个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带束层的宽度。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边部带束层结构与所述第四带束层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边部带束层的宽度为所述第三带束层的宽度的1/12至1/9。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重子午线轮胎,其包括胎体和胎面,以及上述任一种轮胎带束层结构,轮胎带束层结构设置于所述胎体和所述胎面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轮胎带束层结构及载重子午线轮胎中,因为第四带束层的两侧具有边部带束层,有效降低了带束层层间剪切,大大提升了胎肩耐久性能,从而可大大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轮胎带束层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轮胎带束层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载重子午线轮胎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轮胎带束层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轮胎的轮胎带束层结构100。轮胎带束层结构100可包括沿轮胎的径向方向依次向外设置的且可具有一定角度和方向的第一带束层10、第二带束层20、第三带束层30和第四带束层40。特别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轮胎带束层结构100中,可仅第四带束层40的两侧设置有边部带束层结构50,每个边部带束层结构50包括至少一层边部带束层51。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边部带束层结构50的边部带束层51为两层或一层。仅在第四带束层40的两侧设置边部带束层结构50可显著降低带束层层间剪切,且能够使轮胎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边部带束层51为零度带束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带束层10的宽度小于第二带束层20的宽度;第二带束层20的宽度大于第三带束层30的宽度;第一带束层10的宽度小于第三带束层30的宽度;第一带束层10的宽度大于第四带束层40的宽度。例如,第一带束层10与第二带束层20的宽度比值为0.8至0.95;第三带束层30与第二带束层20的宽度比值为0.85至0.97;第四带束层40与第一带束层10的宽度比值为0.6至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1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