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七转录因子基因PnERF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1934.6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1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葛锋;黄壮嘉;刘迪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录因子基因 三七皂苷 关键酶基因 生物合成 愈伤组织 表达量 单体皂 功能基因组学 植物表达载体 基因核苷酸 三七总皂苷 代谢工程 过量表达 合成途径 转录因子 总皂苷 构建 应用 转入 调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七转录因子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三七皂苷生物合成相关转录因子基因
背景技术
三七
三七皂苷(saponins of
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需生长3-7年方能入药,故名“三七”。三七对生境要求苛刻,适合种植三七的土地面积有限;同时,三七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严重,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突出,导致三七种植需要“轮作”。这种生长周期长,土地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制约了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以三七为组分的药品市场迅速扩大,导致三七药材需求增长,供需矛盾突出。鉴于人工栽培时间长,化学合成机理和路线不够清晰等弊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和基因调控的方法来生产三七皂苷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茉莉酸甲酯(MeJA)是植物重要次级代谢信号分子,在植物抗逆自我保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够引起细胞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目前,有关茉莉酸甲酯介导的植物次生代谢合成过程已经从研究重要基因的表达逐步过渡到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控制重要萜类次生代谢物合成的转录因子大多能被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
转录因子对基因的转录激活是植物次生代谢过程重要的调控环节。利用转录因子作为改造植物代谢途径的工具,以其独有的“多点调控”优势,弥补了代谢工程操作中单个关键酶基因作用不足和多个关键酶基因可能产生组成性致死表达的情况,成为一种新的策略。次生代谢途径中多个功能相关的酶基因常被同一转录因子正调控或负调控,对转录因子进行基因修饰显然比多基因操作更容易改良目标次生代谢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1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