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灌肠液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2598.7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6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照兰;马素平;王晓;王伟;吕莹;刘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1/16;A61P1/0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樊羿;韩松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急性 衰竭 肠源性 内毒素 中药 组合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灌肠液。
背景技术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极度乏力、明显的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明显的出血倾向、腹水等,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对于肝衰竭的发病机制,近年有学者提出了三重打击假说,即HBV导致的肝衰竭依次经受了免疫损伤、缺血缺氧性损伤和内毒素血症的三重致死性打击。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损害互为因果关系,并对肝炎重型化的发生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内毒素又称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是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外壁的构成成份之一,人胃肠道内贮存有大量的革兰阴性杆菌,细菌繁殖期间常脱去外膜片段,死亡后细胞壁崩解,释放大量的内毒素,当肠黏膜吸收的内毒素因某些病理原因进入血循环而被检出时称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正常情况下,肝脏作为体内清除内毒素和解毒的主要脏器,可以将来自门静脉的内毒素完全灭活,因而不会发生内毒素血症。若肝脏受损,对内毒素的灭活能力下降,肝脏反而成为遭受内毒素攻击的首要器官。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明,内毒素可通过激活肝枯否细胞而释放大量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并可导致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后者又加重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反应,发生严重的肝坏死,而导致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肝衰竭。此外,肝再生能力受损是导致肝衰竭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环节,其中内毒素血症在引起肝损伤的同时可能也会影响到肝再生,因此内毒素参与了肝衰竭的病理过程,即内毒素对肝脏的二次打击,内毒素导致的肝脏微循环障碍是引起肝细胞持续坏死而发生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
目前,对内毒素血症的抗内毒素治疗一直困扰着医学界。国内外在治疗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粘菌素b被认为是唯一的具有抗内毒素作用的抗生素,但限于损害肾脏的剧烈不良反应,未能直接应用于体内抗内毒素治疗;而近年利用药物铰链技术生产的铰链多粘霉素b复合物的有效性、多粘霉素b铰链物的稳定性均有待进一步验证,此种应用多粘霉素b的新技术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
2.血液净化技术:将血液净化技术应用于治疗内毒素血症是一个创举,但因内毒素是高分子物质,单纯血液透析不能有效地清除内毒素,现开展血浆置换术,利用置换液中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与脂多糖亲和性高的特性,可部分地清除患者血浆中游离的内毒素,但这一技术的物资消耗巨大,价格昂贵,疗效并不理想,效应与成本比很低,难以推广;
3.抗脂多糖及抗炎症介质:单克隆抗体制剂包括E5与HA-1A被认为给内毒素血症治疗带来新的曙光,临床试验性治疗的近期疗效初见成效,抗脂多糖抗体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治疗手段,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报道,抗脂多糖抗体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评价。
目前临床上还可应用较多的乳果糖来抑制肠道革兰阴性菌繁殖,以减少内毒素血症,并可酸化肠道,减少肠道氨的吸收,降低血氨。例如,乳梨醇是另一种双糖,每天分次口服0.5~0.75g/kg,该药以原形进入结肠,被肠内微生物降解使内环境酸化,抑制氨的吸收,治疗肝性脑病效果与乳果糖相似;但须注意的是乳果糖无论口服或灌肠,均有可能引起肠胀气、肠梗阻和严重的下消化道出血。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对内毒素血症治疗的种种措施是针对内毒素和内毒素诱发的炎症介质的干预而设计的,对内毒素血症的全身性病理生理状态未予顾及,因而在治疗上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运用中药治疗对内毒素血症的研究不断深入。普文英发明一种治疗内毒素血症的板蓝根有效部位,该有效部位含有四类化合物:糠醛类化合物、木质素类化合物、吲哚类化合物和有机酸类化合物,其中糠醛类化合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5-羟甲基糠醛,木质素类化合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异落叶松树脂醇,吲哚类化合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1-N-甲氧基-2-氧-吲哚-3-乙酰胺,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邻氨基苯甲酸、水杨酸、苯甲酸、丁香酸、含羟基和双键的长链脂肪酸。本发明有效部位及其化学成分具有很好的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2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烧烫伤不留疤痕的中医药物
- 下一篇:助睡眠防脱发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