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虫组合物、缓释药肥及杀虫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2710.7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任书霞;卢桂鲜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P7/04;C05G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5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虫 组合 缓释药肥 杀虫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噻虫胺和吡虫啉的杀虫组合物、缓释药肥及杀虫剂。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去壳后称大米、香米、稻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主要包括同翅目害虫(典型害虫有稻飞虱、烟粉虱等)和鳞翅目害虫(典型害虫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等。其中,稻飞虱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使其生长受阻,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甚至全田死秆倒伏;二化螟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主要危害为在水稻分蘖期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造成伤株和白穗,导致减产,一般年份减产3%~5%,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基于这些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对于这些害虫的监测、预警及防治一直以来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首要任务。
目前,防治害虫的方法主要为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又称为农药防治,是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它是植物保护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综合防治中一项重要措施。
但随着化学防治的延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害虫抗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类不断增多,特别是对农业生产为害严重的鳞翅目类害虫,抗性程度较高,抗性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农业害虫的抗性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同时,高强度的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毒、环保、杀虫谱广、持效期长的杀虫剂农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缓释药肥及杀虫剂,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是由噻虫胺和吡虫啉组成的,该杀虫组合物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本发明提供的缓释药肥包括所述杀虫组合物,在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的同时,还具有杀虫和肥料的双重功效,且用量比单一的药剂少,大大提高了农药和肥料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增强了药效、肥效,对水稻、果树、蔬菜等作物安全性高,对人畜低毒,杀虫谱广,环境相容性高。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剂是以所述杀虫组合物为有效成分的,主要用来防治鳞翅目害虫、同翅目害虫、鞘翅目害虫和双翅目害虫。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其中,它由噻虫胺和吡虫啉组成。
在本发明中,通过室内毒力生物测定实验表明噻虫胺和吡虫啉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其毒理均大于120,表明二者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噻虫胺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为(1~50):(1~50)。
作为优选,噻虫胺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为(1~10):(1~10)。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噻虫胺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为1:1。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噻虫胺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为1:3。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噻虫胺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为1:5。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噻虫胺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为1:10。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噻虫胺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为3:1。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噻虫胺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为5:1。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噻虫胺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为10:1。
上述杀虫组合物可以应用在防治鳞翅目害虫、同翅目害虫、鞘翅目害虫和双翅目害虫中。其中,所述鳞翅目害虫可以为二化螟;所述同翅目害虫为稻飞虱。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缓释药肥,其中,它包括肥料、缓释材料、助剂、填料和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杀虫组合物。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杀虫组合物0.02%~10%、所述肥料10%~60%、所述缓释材料0.1%~5%、所述助剂0.5%~5%、余量为填料。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肥料为大量元素肥料、中量元素肥料或微量元素肥料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2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本植物用生物农药
- 下一篇:杀虫蛋白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