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一体式圆柱壳体石英谐振子和压电薄膜的振动陀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3093.2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曲天良;潘瑶;罗晖;杨开勇;刘贱平;吴素勇;樊振方;王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9/5684 | 分类号: | G01C19/5684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43202 | 代理人: | 任合明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体式 圆柱 壳体 石英 谐振子 压电 薄膜 振动 陀螺 | ||
1.一种基于一体式圆柱壳体石英谐振子和压电薄膜的振动陀螺,由一体式圆柱壳体石英谐振子和压电薄膜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圆柱壳体石英谐振子由高纯度石英材料一体化加工而成,包括谐振环(1)、导振环(2)、底盘(3)、固定柱(4),四者共轴放置,从下而上依次为谐振环(1)、导振环(2)和底盘(3),固定柱(4)位于底盘(3)靠近导振环(2)一侧的中心;所述谐振环(1)和导振环(2)均为空心圆柱壳体,谐振环(1)的外径为R1,内径为r1,高度为H1,导振环(2)的外径为R2,内径为r2,高度为H2,满足R1>R2,r1=r2,H1>H2;所述固定柱(4)为中心开孔的圆柱体,高度为H3,外径为R3,内径为r3,在固定柱(4)外壁采用铟封或胶粘的方式使谐振子整体固定于外部基座上;所述底盘(3)为厚度为H4的圆盘,外径R4,内径为r4,其中R4=R2,r4=r3,底盘(3)厚度H4采用有限元软件通过仿真确定,H4越小,底盘对振动就越敏感,圆柱壳体振动陀螺的检测灵敏度就越高;距离底盘(3)中心半径为R5的圆周处,以圆周所在位置为圆心均匀开有2N个半径为r的底盘孔(5),满足(R3+r/2)<R5<(R4-r/2),1≤N≤8;所述压电薄膜(6)为镀制于底盘(3)上的2N条长度为L,宽度为W,厚度为H的长方体薄膜,位于2N个底盘孔(5)之间,长度方向沿径向排列,满足L<(r1-R3),宽度W和厚度H按振动陀螺所需检测灵敏度择优选取,将所述2N条压电薄膜分为两组,一组为驱动电极,用于激励圆柱壳体谐振子振动于n=2本征模态,另一组为检测电极,用于检测由输入角速度导致的45°方向的n=2正交模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体式圆柱壳体石英谐振子和压电薄膜的振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孔(5)为圆形、椭圆形、扇形,其形状影响陀螺的灵敏度、信噪比与带宽,实际实施中应考虑加工难易程度和所需工作性能折衷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一体式圆柱壳体石英谐振子和压电薄膜的振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孔(5)从加工角度考虑优选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体式圆柱壳体石英谐振子和压电薄膜的振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孔(5)个数优选为八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体式圆柱壳体石英谐振子和压电薄膜的振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6)可以是任何具有压电效应的薄膜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体式圆柱壳体石英谐振子和压电薄膜的振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6)优选为PZT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体式圆柱壳体石英谐振子和压电薄膜的振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6)可以镀制于谐振环(1)或导振环(2)外壁,沿所述谐振环(1)或导振环(2)的外壁圆周方向均匀排列,长度方向沿谐振环(1)或导振环(2)的轴线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体式圆柱壳体石英谐振子和压电薄膜的振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6)的镀制方法为溶胶-凝胶法、磁控溅射法、真空蒸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脉冲激光沉积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体式圆柱壳体石英谐振子和压电薄膜的振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6)长度L和宽度W的选取优选为尽可能覆盖所述底盘(3)可利用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30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