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液介质分离处理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3217.7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1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嘉炯;王昊;王如华;王广平;彭夏军;闫东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包姝晴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分离 处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介质分离处理池,其结合了沉淀处理单元和气浮处理单元,通过合理的处理技术组合布置、机械设备的协同工作和紧凑的流程布置实现二次泥水分离及排泥排渣的同步高效处理。在沉淀处理单元实现气提排泥装置和污泥排放泵协同排泥的同时,紧凑布置了污泥回流池及污泥回流泵,提高处理效率。可针对原水中不同浊度的变化,通过阀门的启闭采用单一或组合方式对来水进行处理。当原水浊度较高时,采用沉淀和气浮的组合工艺;当原水浊度中等或较低时,在沉淀部分采用污泥回流方式提高处理效率,根据沉淀出水水质决定是否超越气浮池;当原水水质较低或水中含有较多难沉颗粒或藻类时,可超越沉淀处理单元,直接进行气浮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液介质分离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水处理及工业固液分离处理中达到固液介质分离的处理池型,也可应用于低温低浊及含藻水。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高砂原水或含泥复杂工业固液分离处理中,专业上存在着认识偏见,认为气浮方法不适用于高砂原水,仅通过单一沉淀方式进行处理。常规采用平流沉淀池、机械搅拌澄清池、斜管沉淀池、离心分离等传统方式达到固液介质分离的目的。其中,平流沉淀池处理常规水质虽然能达到待滤水要求,且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但占地面积较大,排泥含固率低;机械搅拌澄清池虽然占地面积较小,但混合絮凝部分泥渣浓度较难控制,出水水质易受影响;斜管沉淀池沉淀效率虽高,但因机械刮泥的原因,池型大型化发展受限制,并且由于配水的不均匀,使出水水质总体提高困难较大;离心分离则存在规模小、分离效果较差等缺点。因此,需要一种同时解决易沉颗粒及漂浮物的新池型,减少后续处理负荷,保证出水水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沉淀和气浮的固液介质分离处理池,它可以充分发挥组合工艺在固液分离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对高砂水、复杂工业水、特种水、高含藻水的固液介质分离效率,解决现有处理构筑物分离效率低、出水不均匀、排泥困难、出水水质不稳定、后续处理负荷较重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固液介质分离处理池,其中包含:沉淀处理单元、气浮处理单元,两者之间以渠道连通;
所述沉淀处理单元的混合搅拌区,通过内设的混合搅拌机,对经由进水管进入该混合搅拌区内的水进行混合;在所述混合搅拌区两侧设有连通的提升絮凝区;所述提升絮凝区通过各自设置的提升搅拌机及配套的筒体,将经由混合搅拌区的出水堰分配至相应提升絮凝区内的水提升至沉淀处理单元的主池体;
所述主池体底部为浓缩排泥区,上部设置有塑料斜管区及不锈钢矩形出水槽,主池体内沉淀后的水经由塑料斜管区输送至不锈钢矩形出水槽进行收集,再经由连通的渠道送入所述气浮处理单元的接触区,与由释放器释放的溶气水充分接触后进入分离区;所述分离区的上部设有刮渣机,将分离区内顶部的泥渣刮至分离区旁设置的排渣槽排放;所述分离区的底部设有若干集水管,通过与集水管连接的出水总渠道向外排水。
优选地,所述主池体底部的浓缩排泥区设有往复式刮泥机,将沉淀在池底的污泥推到主池体旁设置的集泥斗中;通过设置污泥排放泵从集泥斗中抽吸污泥向外排放。
优选地,所述集泥斗的上部进一步设置有污泥气提装置,将集泥斗中的污泥输送至气提排泥槽,进而直接向外排放或者排入污泥回流池中;
所述污泥回流池通过设置污泥回流泵,将污泥回流池内的回流污泥输送至进水管处的污泥回流点,使回流污泥重新通过进水管进入混合搅拌区实现污泥回流循环处理。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混凝剂投加点;
所述混合搅拌区的出水堰处、所述污泥回流泵的进水管上,分别设有助凝剂投加点。
优选地,所述气浮处理单元设置有加压回流泵与出水总渠道连接,从出水总渠道处抽吸一部分水回流至溶气罐中,并通过设置空压机系统向溶气罐加压,使溶气水通过溶气罐连通释放器的管路,输送给释放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3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水植物种植的悬浮床装置
- 下一篇:三维电极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