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比重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3511.8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1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流杰;魏世忠;肖方闹;刘伟;李秀青;李继文;游龙;张国赏;潘昆明;徐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7/04 | 分类号: | C22C27/04;C22C32/00;C22C1/04;B22F9/22;C22F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重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重钨合金,以及高比重钨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高比重钨合金是一种高密度、高强度、高延展性材料,然而由于钨具有低温脆性、韧脆转变温度较高、再结晶温度低等特性,限制了钨的更广泛应用。氧化物(ZrO2、La2O3、Y2O3)具有熔点高、高温稳定性好、在钨基体中固溶度小等特点,因此常被用作钨的弥散强化相。传统的钨合金制备工艺为固+固(液)制粉、压制、烧结,但是采用该工艺生产的钨合金普遍存在强化相在钨粉中分布不均,导致存在于钨合金晶粒中的弥散相过大以及存在晶界偏聚的问题,而且烧结态的钨合金也存在硬度值不高、塑性较低、冲击韧性较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ZrO2为强化相的高密度、高强度钨合金。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比重钨合金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比重钨合金,以质量百分数计,合金成分如下:
钨(W)95.0%~99.0%,
氧化锆(ZrO2)1.0%~5.0%,
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高比重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偏钨酸铵(AMT)、硝酸锆(Zr(NO3)4·5H2O)溶于水中,混合,混合液干燥得粉末,粉末经煅烧、还原得到复合钨粉;
2)复合钨粉球磨后经压制成型、烧结得到烧结坯料,烧结坯料脱氢处理后经变形、热处理得到高比重钨合金。
步骤1)中偏钨酸铵与硝酸锆的质量比为130~136:3.4~17.5,优选为130.22~135.69:3.48~17.42。偏钨酸铵的纯度大于99.7%,粒度小于200目;硝酸锆的纯度大于99.5%,粒度小于120目。
步骤1)中煅烧的温度为400~600℃,煅烧时间4~5h。
步骤1)中还原分两段进行,第一段还原温度500~600℃,还原时间1~2h,第二段还原温度850~950℃,还原时间2~4h。
步骤1)中复合钨粉的颗粒尺寸为500~1000nm。
步骤2)中球磨的转速为120~180rpm,球磨时间6~12h。球磨在惰性气氛(如纯度99.99%以上的高纯氩气)中进行,以防粉末被氧化。球磨材料可采用GCrl5小球(直径如6mm),球料比(质量比)为5~15:1。
步骤2)中压制成型的压力为300~400MPa,保压时间30~60min。在该压力下可获得密度较高、增强相均匀分布、孔隙度均匀的冷压坯料,其在后续的烧结工艺中可均匀填充孔隙,不易造成成分偏析。
步骤2)中烧结为热压烧结与真空烧结的结合,热压烧结的温度为1350~1550℃,压力4~5吨,保温时间25~35min,真空烧结的温度为2300~2500℃,烧结时间120~180min。热压烧结的升温速率为10~30℃/min,升温阶段所加压力为设定压力的一半,达到预定温度后压力升至预定压力,加压时间与保温时间一致。
步骤2)中脱氢处理的温度为1000~1250℃,在惰性气氛(如氩气)中保温6~8h。
步骤2)中变形前将脱氢处理的钨合金加热到1900~2000℃,保温4~6h。
步骤2)中热处理的温度为800~1000℃,保温7~10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钨合金中氧化物的成分、添加量及添加方式对合金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发明以液液掺杂方式,将偏钨酸铵溶液与硝酸锆溶液充分混合后蒸干获得干燥粉末,然后进行煅烧、还原处理,在还原过程中WO3在氢气气氛中挥发并转入气相,以蒸气形式被还原并沉积在低价氧化钨或掺杂相ZrO2表面,形成成分均匀分布的复合钨粉。这种液-液掺杂和共还原工艺,保证了复合钨粉中各成分的均匀一致性。
本发明在传统的一次烧结工艺基础上,采用热压烧结,使得冷等静压坯在加热加压环境中处于热塑性状态,有助于颗粒的接触扩散和流动传质,同时能促进材料致密化。由于氢原子具有较小的半径且活性较高,易进入晶体中高能部分,为防止旋锻过程中产生氢脆现象,特将烧结坯进行脱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3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iV)C钢结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轨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