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射频消融过程中测得接触力的心房壁电重联预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03640.7 申请日: 2011-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5662421B 公开(公告)日: 2019-04-19
发明(设计)人: 海德里克·兰伯特;斯图亚特·J·奥尔斯塔德;奥利维尔·B·弗里蒙特 申请(专利权)人: 圣犹达医疗用品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B5/107 分类号: A61B5/107;A61B18/14
代理公司: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代理人: 王博
地址: 卢森堡*** 国省代码: 卢森堡;LU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射频 消融 过程 接触 心房 壁电重联 预测 方法
【说明书】:

用于判定由多个点接触消融形成的隔离线的透壁性及/或连续性的方法和装置。一实施例中,公开了根据消融头与目标组织的接触力以及加电参数判定创伤尺寸(宽度,深度,及/或体积)的方法,所述加电参数对在创伤形成期间供给至目标组织的能量进行量化。另一实施例中,以本文所称的“跃迁指数”这一量来通过跟踪和量化隔离线形成的顺序性(时间和空间的次序)从而与创伤尺寸信息一起,判定形成隔离线后发生漏点的概率。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180068522.X、发明名称为“基于射频消融过程中测得接触力的心房壁电重联预测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要求同时申请于2010年12月27日的第61/427,423号和第61/427,425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除其定义之外,通过全文引用将其内容合并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利用消融疗法对有机组织的治疗,尤其涉及使用基于导管接触的消融传送系统对病灶的尺寸进行预测和显示。

技术背景

心房纤颤是常见的涉及两个上心腔(心房)的心率失齐。心房纤颤中,源自心房和肺静脉的杂乱电脉冲压过由窦房结生成的正常电脉冲,从而将不规则脉冲导入生成心跳的心室中。心房纤颤可导致心房收缩不良,从而导致血液在心房中回流并且形成凝块。由此,心房纤颤的患者发生中风的几率极大。心房纤颤也会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者在极端情况,会导致死亡。

心房纤颤的常规治疗包括将心房纤颤转换为正常心率的药物治疗或同步电复律。就对更传统的治疗没有反应或者会产生严重副作用的患者而言,已经发展出基于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技术包括在左右心房中形成切口以阻止心房腔周围非正常电脉冲的传播。

基于导管的接触消融技术业已演进为代替基于外科手术技术的最小创伤技术,并且也可作为对更传统的治疗(例如,药物治疗)没有反应或者会产生严重副作用之患者的代替疗法。接触消融技术涉及对预期起始发生心房纤颤的肺静脉周围的一组细胞进行消融,或者涉及形成广泛性的损失以破坏来自于位于左心房后壁的肺静脉的电通路。能量传递方法包括无线射频,微波,冷烙,激光,及高强度超声。通过进入腹股沟或颈部静脉的导管将接触刀头置入并且导向至心脏,从而无需从外部在心脏壁中形成切口。然后,将刀头放置为于左心房的后壁接触,然后对刀头施加能量以对组织进行局部消融并且使得肺静脉与左心房电隔离。业界已经认识到基于导管的接触消融技术的优点包括最小的外科创伤入路从而减小感染的风险,以及较短的回复时间。

在需要进行完全电隔离的情况下,接触消融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左心房于肺静脉之间形成的消融组织的连续“消融线”或“隔离线”。业已发展出两种不同的形成隔离线的方法:能量从接触刀的头端沿接触刀的纵轴线大致呈线状传递的点接触消融;以及能量从接触刀的侧边传递并且大致横穿接触刀的纵轴线的线接触消融。

对于基于导管的接触消融技术的一个顾虑是,心房纤颤术后复发,这被认为是由穿过隔离线的肺静脉电重联而导致的。沿隔离线发生电重联的位置被称为“隔离漏点”或简称为“漏点”。无论是点接触消融或线接触消融技术的消融过程中,不理想的导管接触力会导致漏点。在肺静脉隔离过程中,左前壁通常是难以达成稳定接触的区域,从而会发生更多的局部隔离漏点。

一种识别或预测潜在隔离漏点方法是在形成隔离线之后对隔离线进行电气连续性测量。尽管这一方法对线接触消融技术的某些情况起作用,但其对于电接触消融确难以奏效,因为其耗时太久且要求太多的连续性测试以相对可靠地根据形成隔离的消融过程中的不完整损伤形成而预测是否会或不会发生隔离漏点。此外,术中对隔离线进行连续性测试也无法精确预测心房纤颤的复发,因为刚刚消融后的损伤的组织特性会随时间而变化并且不能代表与隔离线相关的最终损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犹达医疗用品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圣犹达医疗用品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3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