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4541.0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9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鲍文超;袁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G09G3/32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吕晓章;王娟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电路 及其 驱动 方法 显示 面板 | ||
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包括该像素电路的显示面板。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发光模块、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在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端的第一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在第一时段期间驱动所述发光模块发光,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在所述第二扫描控制端的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在第二时段期间驱动所述发光模块发光,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彼此不重叠。通过利用两个驱动模块交替地驱动发光器件发光,使得在一个驱动模块驱动发光器件发光时另一驱动模块进入恢复阶段,从而可以降低各驱动模块中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同时可以延长各驱动模块的驱动晶体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抑制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像素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的影响,已经在像素电路中实现了阈值电压补偿功能,从而可以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的影响。对于整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而言,可以减轻各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不均匀性和漂移造成整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匀或闪烁的现象。
然而,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显示过程中,各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持续施加栅源电压,因此各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会不断增大。在该阈值电压漂移在一定程度范围内时,通过上述的阈值电压补偿功能可以补偿该阈值电压漂移,然而,在该阈值电压漂移超出该一定程度时,上述的阈值电压补偿功能变得失效,相应地,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变差,由此缩短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够降低各驱动模块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并延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的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包括该像素电路的显示面板,其通过利用两个驱动模块交替地驱动发光器件发光,使得在一个驱动模块驱动发光器件发光时另一驱动模块进入恢复阶段,从而可以降低各驱动模块中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发光模块,其第一端与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二端与第一电源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其第二端与第一驱动电压端连接,其第三端与第一扫描控制端连接,其第四端与数据输入端连接,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端的第一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在第一时段期间驱动所述发光模块发光;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其第二端与第二驱动电压端连接,其第三端与第二扫描控制端连接,其第四端与所述数据输入端连接,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扫描控制端的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在第二时段期间驱动所述发光模块发光,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彼此不重叠;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交替地驱动所述发光模块发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所述第一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发光模块发光的所述第一时段期间,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处于恢复阶段;以及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发光模块发光的所述第二时段期间,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处于恢复阶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奇数帧期间,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在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端的第一扫描信号和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端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的控制下,读取所述数据输入端的数据信号并且根据所读取的数据信号驱动所述发光模块发光,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被重置并且处于恢复阶段;在偶数帧期间,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被重置并且处于恢复阶段,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在所述第二扫描控制端的第二扫描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端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的控制下,读取所述数据输入端的数据信号并且根据所读取的数据信号驱动所述发光模块发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4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