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肝郁气滞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4833.4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6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0 | 分类号: | A61K36/80;A61K36/754;A61K9/70;A61P1/00;A61K35/64;A61K35/02;A61K35/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车站南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郁气 贲门 弛缓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消化内科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化内科治疗肝郁气滞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贲门失弛缓症属于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指吞咽后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弛缓不良的一种疾病,又称贲门痉挛。主要症状有吞咽困难、反流呕吐、胸部不适或疼痛。本病为一种少见病(估计每10万人人中仅约1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食管壁间神经丛的节细胞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可累及整个胸段食管,以食管中下部最明显,该病治疗不及时有潜在发生食管癌的危险。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或抗胆碱能药物,虽然能有效地降低LES压力并可暂时缓解吞咽困难,但不能改善食管蠕动;介入治疗中的物理性扩张疗法,操作安全简便,损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心肺功能严重受损和晚期妊娠均可适用,常用的有气囊、水囊和各种探条扩张,但需要经过反复多次扩张,压力过大术后易发生穿孔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有时还会导致食管黏膜瘢痕化、纤维化;手术治疗恢复慢,创伤大,可能发生食管黏膜破裂,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肝郁气滞型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症状为:吞咽梗噎,食入吐出,胸膈痞闷,遇怒更甚,舌淡红,苔薄,脉象弦细,病情更为复发严重,医治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肝郁气滞型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该治疗肝郁气滞型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郁气滞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由内服药物组合物和外用药物组合物组成,所述内服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九香虫5~8份,肉苁蓉10~15份,夜交藤20~25份,化金丹18~25份,蛇舌草12~18份,缬草15~20份,枳壳8~12份,丹参6~10份,龙骨6~12份,知了壳10~15份;所述外用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五灵脂25~35份,赤芍20~30份,吴茱萸20~30份,木香10~20份,苦荞麦5~10份。
优选的,所述内服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九香虫6份,肉苁蓉11份,夜交藤21份,化金丹20份,蛇舌草14份,缬草16份,枳壳9份,丹参7份,龙骨8份,知了壳11份;所述外用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五灵脂28份,赤芍22份,吴茱萸22份,木香12份,苦荞麦6份。
该治疗肝郁气滞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服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所述配比分别取各组分原料捡净去杂,所有原料烘干粉碎过150~200目筛制成粉末,然后按所述配比混合均匀,装入胶囊或制成颗粒或制成片剂即可;所述外用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外用药物组合物的原材料分别粉碎至80~100目;
2)五灵脂、赤芍、吴茱萸水蒸气法蒸馏,得到结晶物A;
取蒸馏后的药渣混合剩余原料,再往清膏中加入95%的乙醇,混合搅拌,使其含醇量达到70%,静置醇沉;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收取混合物B;
3)将结晶物A和混合物B混合,浓缩至稠膏状浸膏,将浸膏压在无纺布上,制成中药敷贴。
本发明治疗消化内科治疗肝郁气滞贲门失弛缓症的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共同使用,其中,内服药物的服用方法:每日2~3次,每次2~3粒,每粒9~12g,30天一个疗程;外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外用药物需与内用药物同步使用,在气海,太冲,足三里,阳陵泉4个穴位进行贴敷,每个部位一贴,贴24小时后揭下,揭下4天后再贴1次,每帖30~35g,30天一个疗程,一个疗程4个部位总共贴24贴。
下面结合所选中药及药理药性对其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九香虫,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chinensisDallas的干燥体。咸,温。归肝、脾、肾经。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4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