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的愈合效果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5002.9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蒋正武;袁政成;李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2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基材 裂缝 修复 愈合 效果 评价 方法 | ||
1.一种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的愈合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1)测点布置:选取多组不同配方的经开裂养护后的预加载损伤水泥基材料 试样组,分别在各预加载损伤水泥基材料试样组上布置测点,并在测点处粘贴声发 射传感器;
(2)参数设置和声发射仪器校准:设置声发射仪器的板卡参数、通道参数和 视图参数,然后再对声发射仪器进行校准;
(3)加载与信号采集:对各预加载损伤水泥基材料试样组进行再加载,并同 步运行声发射仪器,采集所反馈的声发射信号;
(4)参数处理:将声发射信号转换为声发射参数,然后对声发射参数作图处 理;
(5)结果分析:对比分析各预加载损伤水泥基材料试样组的作图处理结果, 即得到自修复愈合效果最优的预加载损伤水泥基材料试样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的愈合效果的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测点的布置满足当对预加载损伤水泥基材料试样组进行 再加载而发生断裂过程时,声发射仪器能完全采集断裂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并使加 载过程中加载仪器与声发射传感器无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的愈合效果的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声发射传感器粘贴前,先用砂纸对预加载损伤水泥基材 料试样组的测点处打磨光滑,并涂上耦合剂,再粘贴声发射传感器,保证声发射传 感器与预加载损伤水泥基材料试样组表面垂直并接触紧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的愈合效果的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声发射仪器的校准为通过断铅试验验证声发射传感器接 触是否紧密,当验证传感器接触紧密时,方可进行下一步试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的愈合效果的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为三点弯曲加载,加载所使用的仪器为三点弯曲试验机。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的愈合效果的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载过程中三点弯曲试验机的运行模式为位移控制,加 载速率为0.05mm/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的愈合效果的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声发射参数包括定性参数和定量参数,其中,定性参数为振幅、 能量或撞击数,定量参数为脉冲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的愈合效果的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振幅作图处理后评价自修复愈合效果的标准为:对于 一次加载后的预加载损伤水泥基材料试样组,若再次加载时,载荷达到一次加载最 大载荷之前,超过45分贝的声发射信号的振幅数占总量的10%以上,即判定预加 载损伤水泥基材料试样组发生了自修复;
能量作图处理后评价自修复愈合效果的标准为:一次加载后的预损伤水泥基材 料试样组开裂养护后,再次加载断裂时,若载荷达到预加载最大载荷之前,有相比 于一次加载断裂时50%以上的能量释放,则判定预加载损伤水泥基材料试样组发 生了自修复;
撞击数作图处理后评价自修复愈合效果的标准为:一次加载后的预损伤水泥基 材料试样组开裂养护后,再次加载断裂时,若撞击数峰的数量或位置相比一次加载 断裂时发生变化,则说明预损伤水泥基材料试样组开裂养护后发生了自修复;
脉冲时间作图处理后评价自修复愈合效果的标准为:脉冲时间越小,自修复愈 合效果越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50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