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环境下混凝土自溶化学抗硫酸盐腐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5026.4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蒋正武;朱旭晶;赵楠;李文婷;闫治国;朱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环境 混凝土 溶化 硫酸盐 腐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环境下混凝土自溶化学抗硫酸盐 腐蚀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是危害性较大的一种侵蚀性介质破坏,也是影响混凝土耐久 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还是影响因素最复杂、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环境水侵蚀。在 沿海和内陆盐湖地区,尤其是在含酸性地下水以及含高钻土土壤地区等环境中大多 含有硫酸盐,混凝土组分本身也有可能带有硫酸盐,它们在各种条件下对混凝土产 生侵蚀作用,使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剥落等现象,并丧失强度和粘性,甚至使 其发生破坏。近年来,我国在公路、桥梁、水电等工程以及建筑物基础中均发现混 凝土结构物受硫酸盐侵蚀的问题,严重的甚至导致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因此,混 凝土硫酸盐侵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当混凝土结构因疲劳荷载或其他原因出现裂缝时,地下水中大量的硫酸根离 子,在一定的渗透系数Kp和扩散系数Kd下,通过原有孔隙或因荷载产生的裂缝 进入混凝土内,通过溶解—结晶反应使石膏首先结晶,但并不产生膨胀。石膏比 氢氧化钙更易溶解,它和水泥水化物反应产生硫铝酸盐结晶如钙矾石,从而使腐蚀 进一步加深,内部出现微开裂,这又使得硫酸根离子渗透得更快。当孔溶液中硫 酸根离子过低时,钙矾石可能会溶解再结晶,在空隙或者裂缝中形成大晶体。钙 矾石和石膏等产物的溶解度都很小,而且结合了大量的结晶水,在上述反应前后 固相体积可增加2倍以上,从而在混凝土中产生极大的膨胀应力,使结构开裂破坏。 这其中,水泥石的碱度也在不断降低,从而引起水化凝胶体的脱钙分解,导致混凝 土结构逐渐失效。
钙矾石膨胀破坏:SO42-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三硫型 水化硫铝酸钙(钙矾石),以Na2SO4为例,其反应方程式为:
Na2SO4·10H2O+Ca(OH)2=CaSO4·2H2O+2NaOH+8H2O,
3(CaSO4·2H2O)+4CaO·Al2O3·12H2O+14H2O=
3CaO·Al2O3·3CaSO4·32H2O+Ca(OH)2
石膏膨胀破坏:如果硫酸盐浓度较高时,则不仅生成钙矾石,而且还会有石膏 结晶析出。其离子反应方程为:
Ca(OH)2+Na2SO4→Ca2++SO42-+Na++OH-,
Ca2++SO42-+2H2O→CaSO4·2H2O
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降低水泥熟料中C3A与C3S含量:水泥石中,水化产物3CaO·Al2O3·6H2O 占首位,其次是Ca(OH)2,两者的含量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硅酸三钙C3S和铝酸 三钙C3A决定,因此控制水泥熟料中的C3A与C3S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 腐蚀能力。
(2)掺优质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掺入优质的矿物掺和料(如粉煤灰,,矿 渣微粉,硅灰等)取代部分水泥,一方面减小C3A与C3S含量,另一方面将与Ca(OH)2发生反应产生C-S-H凝胶,混凝土强度提高,结构改变,阻止SO42-的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5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