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处置系统及处置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5718.9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泥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8;C02F11/10;C02F11/16;B01D53/78;B01D53/02;B01D45/16;B01D53/3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处置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和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化污泥并资源再利用的方法。所述污泥处置系统包括:污泥进料装置,污泥干燥装置,污泥炭化制炭装置,污泥燃烧装置以及尾气处理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污泥处理装置,不仅使得最终的排放无污染,而且还充分利用了其中的热量,因此是一种经济且无污染的污泥处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和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化污泥并资源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污水处理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污水变泥水,经絮凝泥再脱水而得的泥饼)中含水率高达70%~90%。污水处理厂每处理1万吨污水要产生污泥6-10吨。污泥是水中污染物,如不能将其彻底处理,污染会一直存在。因此,污泥处理是实现污水处理的必要步骤。污泥形状为灰黑色,水泡体,其中含大量的蛋白质有机物、各种菌种病原体。污泥长期搁置会导致腐烂发臭,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毒气,并且滋生细菌、蚊蝇,传播疾病,危害生命。工业污泥中还含重金属、化学品,污染水土,危害环境。
国内外早期污泥处置均以堆放为主,将污泥倾倒入橡胶地、菜地、绿化地、山坡地里。该方法漠视污染隐患,严重威胁环境质量。后来污泥的处理由地上堆存转为地下填埋,由于地下填埋需要的占地面积大,又发展其他污泥处理方法,如焚烧等等。填埋污泥曾是国内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泥的过程方法,大多数厂家曾以填埋的方式处理污泥。污泥填埋场地多选在该地区的田洼地、水源区,住户稀少,自然生态较好的地方。填埋污泥后,污泥填埋场地来人逐渐稀少。然而,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填埋污泥发出的臭毒气、蚊蝇多等造成的脏乱差环境使人不快,引发污泥填埋场地周边居民向政府投诉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经济较发达地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已着手研究处理污泥填埋场问题。
填埋污泥的处理目前存在以下方法:
1)焚烧:焚烧污泥是负能量,副作用很大。焚烧污泥一般是由各个地方的电厂来完成的。主要是因为电厂烟囱高,污染稀释,不易引起周边居民反感情绪。但是由于污泥的腐蚀性强,导致电厂设备损失大,折旧迅速。同时,因焚烧工艺过程中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二噁英危害,天长日久,容易导致基因变异,给该地区的居民生命健康带来永久性灾难。另一方面,电厂每焚烧1吨污泥,烟道里要产生186公斤左右的烟灰,无活性,不可利用,其中的二噁英、重金属如果超标,即为危险废物,需要耗费大量的卫生填埋费用(1200-2000元/吨);
2)干化燃烧:干化污泥热值有3000大卡/千克,与煤炭混合可燃烧,燃烧正能量,不产生二噁英。由于炉渣有活性,资源化利用处置,可彻底处理了污泥。经调查了解,现有的干化成本427元/吨,不包括设备折旧;干化设备价格单项50万元/吨,300吨/天污泥干化项目报价1.75亿元人民币。如果没有电厂,干化后的污泥没有解决途径,不能独自生存。如果电厂焚烧收费,预计费用可达260-480元/吨,合计处理费用高达687-907元/吨污泥,普通企业难以承担。
例如:专利号为200510038416.3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焚烧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含水率为75%~85%的脱水污泥输送至循环流化床的燃烧室中,将脱水污泥在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气体送入循环流化床的燃烧室中,脱水污泥、污染气体与煤一起焚烧,焚烧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排放。该系统具有循环流化床锅炉、除尘器和污泥贮藏室,利用螺杆泵将脱水污泥经污泥输送管和污泥喷射头喷射至循环流化床的燃烧室中焚烧,利用风机将污泥产生的污染气体送至燃烧室中焚烧;该系统还可以具有蒸汽吹扫装置和高压水清洗装置,以不定时清洗螺杆泵、污泥输送管和污泥喷射头,防止其被脱水污泥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泥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泥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57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