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基因玉米事件GT1外源插入片段旁侧序列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5926.9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9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赵杨敏;张兰;郑平;徐妙云;林玉群;范云六;金英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农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基因 玉米 事件 gt1 插入 片段 旁侧 序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基因玉米事件GT1外源插入片段旁侧序列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富含α‑生育酚的转基因玉米事件GT1经鉴定有一个插入位点,这个插入位点的外源插入片段的3’端旁侧序列如序列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该旁侧序列的引物。本发明的转基因玉米事件GT1外源插入片段旁侧序列的鉴定适用于对富含α‑生育酚的转基因玉米GT1(包括亲本、杂种F1和后代)及其制品(包括植株、组织、种子及其制品)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转基因玉米事件GT1外源插入片段旁侧序列以及用于检测该序列的PCR引物,本发明还涉及利用该引物进行转基因玉米检测的方法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维生素E是一类人体所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能够清除脂质过氧化所产生的自由基而稳定保护生物膜的脂双层,使细胞免受过氧化物的伤害。因而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广泛地应用在医药、食品、饲料等行业中。大量动物实验证明,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40-100IU(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改善肉质,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缓解其应激反应等显著效果。另外,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能增加肉品的稳定性,防止肉类腐败、变味、变色,并延长上架时间。近20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维生素E对于人体健康更具有重要作用。每天吸收100-1000IU的维生素E则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人体衰老,降低或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天然维生素E由8种生育酚异构体组成。根据侧链饱和度可分为生育酚(tocopherol)和三烯生育酚(tocotrienol)两大类。每类依芳香环上甲基数目和位置的不同又分别分为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三烯生育酚。这8种同系物在植物中的含量及相对活性均不尽相同,α-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高(α、β、γ、δ相对活性分别为100%、50%、10%和3%,α-三烯生育酚约为30%,其他三烯生育酚为10%左右。国际上对于维生素E产品的质量标准也主要以α-生育酚的含量和活性来判定。但是α-生育酚在植物种子中的含量很低,即使在用于提取维生素E的各油料作物种子中的含量也很低,仅为7%-20%,而其生物合成前体γ-生育酚的含量可占总生育酚含量的50-70%。因此大幅度提高植物特别是油料作物中高活性α-生育酚的含量,改变其所占比例将会为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其农业附加值带来启示,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研究植物维生素E合成途径发现,通过甲基转移作用将其前体γ-生育酚转化为α-生育酚的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可提高α-生育酚的含量和比例,可使植物中的α-生育酚的含量由原来的10%提高到90%以上,由此可使植物中维生素E的生理活性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把GmTMT基因通过基因枪方法转化到玉米中,获得了一个富含α-生育酚的转基因玉米株系,并确定了其旁侧序列及特异性检测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基因玉米的PCR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1、将GmTMT基因构建到pGA1611载体,获得了pGA1611-GmTMT表达载体,启动子为Ubi,终止子为Nos。
2、利用基因枪将GmTMT表达框和筛选基因表达框Bar(来自pCAMBIA3301载体)共转化玉米,获得转基因玉米。
3、转基因玉米中α-生育酚含量显著提高。
4、获得了GmTMT表达框在转基因玉米插入位点的3’旁侧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农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深圳市农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5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