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蟹池塘原生态反季节养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5975.2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奚业文;吴多生;李进村;吕德霞;王应琴;王言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邱县绿波水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0;A23K50/80;A23K10/20;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7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蟹 池塘 生态 季节 养殖 方法 | ||
1.一种河蟹池塘原生态反季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河蟹原生态反季节养殖池塘的建造:选择与常规河蟹养殖池塘相邻的池塘,按照 每10亩常规河蟹养殖池塘配备3亩的比例建造河蟹原生态反季节养殖池塘,河蟹原生态反 季节养殖池塘:将蟹池常规坡比由1︰3-5,改为1︰1.2-1.5,并在池埂内侧用聚乙烯网片设置 一道拦网,高出水面28-32cm,底部埋入硬泥板,不让河蟹上岸活动、掘洞、上堤埂爬行,消耗 体力,提高反季节养殖成活率,整个蟹池设置浅水摄饵区占30%,水深0.6m~0.8m,深水低温 栖息区占30%,水深2.0m~2.5m,缓冲区占40%,水深0.8m~1.5m;各区之间通过缓坡相连, 池塘面积3~5亩;常规河蟹养殖池塘与反季节养殖池塘之间设有通道,平时封闭,河蟹原生 态反季节养殖池塘5~9月主要种植水草,并养殖一茬青虾,河蟹集中上市的9~10月份,打 开两种池塘之间的通道,通过在河蟹原生态反季节养殖池塘投喂河蟹喜食的饲料,常规河 蟹养殖池塘停止投喂饲料,诱使90%以上的河蟹进入河蟹原生态反季节养殖池塘;
常规河蟹养殖池塘采用河蟹雌雄分开养殖的措施,即在投放幼蟹蟹种时,人工分拣,某 一口池塘只放养雌蟹或雄蟹,并且池塘相互之间建有防逃设施,防止河蟹从甲池塘爬入乙 池塘导致雌雄河蟹的混杂;
(2)人工设置蟹穴:池内用直径12~15厘米的毛竹截成50~60厘米长的竹段,打通竹 节,然后每12~15根捆成一捆,在水中浸泡10~15天后,均匀放入河蟹暂养池水底,并以松 树桩固定,标其位置,一般每亩放80~100捆,暂养河蟹平均每只河蟹拥有1个人工蟹穴;
(3)在水体上部建造水生植物浮床,控制水体温度急剧上升或下降:
浮床种植金鱼藻和伊乐藻,控制水体温度:当年9月上旬在池塘设置网箱浮床,规格为 4m×5m×0.5m,网箱框架用浸泡过的竹子制作,网箱入水深度控制在0.4m,箱体用网目长度 2cm~2.5cm的聚乙烯网片制作,金鱼藻植株一端固定在网上,按1.5kg/m2~2.5kg/m2量植入 水草;伊乐藻按0.6kg/m2~1.2kg/m2量植入水草,每667m2设置网箱15~20个,网箱种植金鱼 藻冬季可防止水温急剧下降,河蟹越冬成活率明显提高;3月至5月初防止水温急剧上升,河 蟹可顺利暂养至5月初,池塘浅水区、缓冲区种植伊乐藻和金鱼藻,覆盖面积占40%~50%;深 水区种植金鱼藻,覆盖面积占60%~70%;
(4)节约能源,不采取设备控温措施:室外露天河蟹池塘不采取任何设备控温措施,将 蟹池平均水位控制在1.2米左右,通过步骤(1)、(2)、(3)等措施稳定蟹池水温和理化等环境 指标;
(5)投喂活饵料,为河蟹提供食物同时净化水质:
全程动态投喂螺蛳:10月份亩投放活螺蛳40kg,11月份亩投放活螺蛳20kg,12月份亩投 放活螺蛳10kg;第二年1月份亩投放活螺蛳10kg,2月份亩投放活螺蛳15kg,2月份亩投放活 螺蛳20kg,3月份亩投放活螺蛳20kg,4月份亩投放活螺蛳30kg;
(6)反季节养殖销售商品蟹:池塘养殖的河蟹在第二年的2月至5月初之间销售,通过原 生态养殖河蟹味更鲜美,并且此时市场上已经没有商品蟹,反季节养殖商品蟹经济效益显 著;
(7)延时时间:商品蟹反季节养殖至5月初,成活率在8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邱县绿波水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霍邱县绿波水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59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苗分级装置及分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泥鳅的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