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抗癌的常山酮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6000.1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7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卞兆祥;陈国庆;龚锐洪;杨大坚;吕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浸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282 | 分类号: | A61K36/282;A61K31/357;A61K31/366;A61K31/51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11323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东方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塘浸会***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山酮 倍半萜内酯类 组合药物 青蒿 青蒿素 抗癌活性 抗癌药物 抗癌 协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抗癌的常山酮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组合物所述组合药物的活性成分为常山酮和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两种成分组成。常山酮与青蒿素具有显著的协调作用;常山酮与青蒿素的组合药物的活性相近甚至优于抗癌药物5‑Fu的抗癌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癌组合药物,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抗癌的常山酮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背景
常山酮(halofμginone,HF)是一种生物碱,是中药有效成分常山碱的衍生物,其分子式是C16H17BrCIN3O3·HBr,为白色或淡灰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关于HF的研究最早始于1975年,很长一段时间其一直作为广谱抗球虫药使用。近年来,随着对HF的深入研究,发现HF可促进伤口修复、抑制组织纤维化,其在抗肿瘤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尤为突出,对肝癌、肉瘤、脑癌、膀胱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等诸多癌症模型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青蒿素、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或蒿甲醚等都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及其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青蒿倍半萜内酯类药物及其化合物在抗癌方面具有良好的活性,具体作为抗癌药物可能有两种应用方式:一种是作为单独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另一种是与其他肿瘤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作为一种增敏剂的抗肿瘤药物。
发明内容
为提供一种低毒且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抗癌组合药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抗癌的常山酮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组合物所述组合药物的活性成分为常山酮和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两种成分组成。
所述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为从黄花蒿中提取的倍半萜内酯及青蒿素的衍生物。
所述青蒿倍半萜内酯为青蒿素、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或蒿甲醚中的一种。
其中最优的方案是青蒿素和常山酮的组合。
所述的用于抗癌的常山酮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用于抗癌的常山酮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结肠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用于抗癌的常山酮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用于抗癌的常山酮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用于抗癌的常山酮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胃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用于抗癌的常山酮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黑色素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常山酮与青蒿素、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或蒿甲醚等青蒿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组合具有显著的协调作用。其中常山酮与青蒿素的组合药物的活性相近甚至优于抗癌药物5-Fu的抗癌活性。
说明书附图
图1肿瘤组织的体积比较;
图2动物切片试验-HE染色;
图3青蒿素和常山酮的组合药物与单独用药的活性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常山酮与青蒿素组合药物抗癌活性的体外模型考察
将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系接种入96孔板中,每孔100μL细胞悬液。培养介质为DMEM培养液,并添加有10%FBS和2mM谷氨酸盐。接种24小时后,分别添加常山酮、青蒿素、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常山酮与青蒿素、常山酮与二氢青蒿素、常山酮与蒿甲醚和常山酮与青蒿琥酯的组合物,对照组培养基不加药物。添加化合物24小时后,细胞存活率采用MTT法来评估;采用Calcusyn软件计算常山酮与青蒿素组合药物的协同指数(CI)。结果如表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浸会大学,未经香港浸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