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近光灯组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6202.6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曾荣;邓荣鸿;罗文政;孙世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25;F21S41/30;F21S41/19;F21S45/48;F21W102/13;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近光灯 具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近光灯组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辆近光灯组包括:固定支架、透镜组件、反射件、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透镜组件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分布的第一自由曲面和第二自由曲面。反射件设在固定支架内,反射件具有反射面,固定支架的与反射面相对的表面为光型遮挡壁以遮挡被反射面反射的一部分光线。第一LED灯设在反射件内,第一LED灯发出的光线被反射面反射后到达第一自由曲面。第二LED灯设在散热组件上且位于第二自由曲面的后侧,第二LED灯发出的光线直接射向第二自由曲面。根据本发明的车辆近光灯组,实现了近光光型配光的目的,具有更宽的照明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近光灯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以LED为光源的近光灯组主要采用LED光源、椭球光学反光碗、光型挡板、散热器和透镜组成的反射投射式结构。LED光源布置在透镜后端的半球形内表面的球面中心,底部与散热器相连,反光碗和散热器固定在支架上,这种结构中,近光光型主要依靠光型挡板遮挡部分光线来形成,一方面由于挡板遮光造成了部分光能的损耗,光能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光型挡板对应的透镜上部空间实际光线减少,从而浪费了结构上的大部分空间;第三,由于透镜要首先考虑满足法规明暗截止线的光型要求,导致在配光设计无法同时达到配光展宽的设计,影响驾驶者的视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近光灯组,增加近光照射的范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辆近光灯组的车辆,具有更宽的照明范围,增加了行车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近光灯组,包括:固定支架;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分布的第一自由曲面和第二自由曲面,所述透镜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在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反射件具有反射面,所述固定支架的与所述反射面相对的表面为光型遮挡壁以遮挡被所述反射件反射的一部分光线;第一LED灯,所述第一LED灯设在所述反射件内,所述第一LED灯发出的光线被所述反射面反射后到达所述第一自由曲面;第二LED灯,所述第二LED灯设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自由曲面的后侧,所述第二LED灯发出的光线直接射向所述第二自由曲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近光灯组,到达第一自由曲面的光线通过透镜组件折射形成有明暗截止线的符合法规要求的近光光型。第二LED灯发出的光线直接射向第二自由曲面,通过透镜组件折射后光线射向明暗截止线以下的区域,并形成较大展宽,从而增加近光照射的范围,增加行车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散热组件,所述第一LED灯、所述第二LED灯和所述透镜组件分别设在所述散热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透镜组件通过所述支撑架设在所述散热组件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上散热件和下散热件,所述上散热件设在所述下散热件上,所述反射件设在所述上散热件和所述下散热件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第二LED灯设在所述上散热件和所述下散热件中的另一个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的与所述反射件的反射面相对的表面上设有遮光板以限定出所述光型遮挡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的至少设有所述反射件的部分为遮光材料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由曲面和所述第二自由曲面设在同一个透镜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由曲面位于所述第二自由曲面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ED灯和所述第二LED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后端外罩在所述散热组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