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识别器件、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7045.0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8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叶本银;王志东;黄小妹;祁小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器件 驱动 方法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器件、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呈矩阵分布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分别与每列指纹识别单元一一对应的用于加载检测信号的信号输入走线和用于读取识别信号的信号读取走线;各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指纹识别电极,分别与指纹识别电极连接的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指纹识别电极与信号输入走线之间的导通状态;第二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指纹识别电极与信号读取走线之间的导通状态。这样,可以利用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作用,在控制各行的指纹识别单元依次逐行加载检测信号的时候,同时控制各行指纹识别单元依次逐行读取识别信号,进而可以减少扫描时间,提高扫描效率,增加识别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指纹识别器件、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的指纹纹理分为峰和谷两个形貌,人与人的指纹是互不相同的,通过验证一个人的指纹即可验证这个人的身份。为了提高显示装置的操作安全性,可以在显示装置上设置指纹识别器件,在操作安装在显示装置上的某些需要保密的程序时,需要验证操作者的指纹,如果操作者的指纹不能通过验证,则表明操作者无权运行上述程序。
目前,如图1所示,指纹识别器件通常由行列交叉的指纹识别电极01、行驱动走线02、信号走线03和薄膜晶体管04(Thin-film Transistor,简称TFT)组成,其中,行驱动走线02由G1、G2……Gn组成,信号走线03由X1、X2……Xn组成,指纹识别电极01具有自电容的功能,当人的指纹触摸指纹识别电极时,会引起指纹识别电极的自电容发生改变,输出信号发生改变,通过信号改变量就可以确定指纹的形貌。该指纹识别器件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所示:(a)检测信号写入阶段:如图2a所示,在行驱动走线G1上施加扫描信号,使第1行TFT打开,同时,通过信号走线03写入检测信号D1、D2……Dn,由于电容耦合作用,指纹识别电极01所在区域形成对应的电容;在外界无变化时,上述电容不会发生变化,但当人手指接触指纹识别器件时,由于指纹纹理分为峰、谷两个形貌,峰、谷对应于指纹识别电极的距离是不同的,从而会对峰、谷位置对应的指纹识别电极产生的电容造成不同的影响,产生不同的电容变化;(b)识别信号读取阶段:如图2b所示,读取经由指纹纹理感应变化后的识别信号D1’、D2’……Dn’,并通过信号走线03将识别信号发送到处理芯片;(c)对比处理:处理芯片将检测信号与识别信号进行对比,根据检测信号与识别信号之间的变化量确定每个单元对应的峰/谷;(d)最后,依次在行驱动走线G2、G3.......Gn上施加扫描信号,重复(a)~(c)步骤,直至扫描完毕。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信号走线03复用了两种功能,一个是在写入阶段进行检测信号的写入,另一个是在读取阶段进行识别信号的读取,并且,需要在每一行都进行写入和读取之后,才能执行下一行的行驱动走线上施加扫描信号的步骤,由此可见,扫描时间较长,扫描频率难以得到提高,识别准确度降低。
因此,如何降低扫描时间,提高扫描频率,增加识别准确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器件、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降低扫描时间,提高扫描频率,增加识别准确度。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器件,包括:呈矩阵分布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还包括:
分别与每列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一一对应的用于加载检测信号的信号输入走线和用于读取识别信号的信号读取走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7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