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YB37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种子产量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7333.6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鹏;于泳涛;王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张立娜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yb37 蛋白 及其 编码 基因 调控 植物种子 产量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YB37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种子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具体为由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即MYB37蛋白)在如下a1)‑a4)任一中的应用:a1)提高植物的种子产量;a2)增高植物的株高;a3)选育种子产量提高的植物品种;a4)选育株高增高的植物品种。MYB37基因与植物种子产量相关,将MYB37基因在植物体内过表达后,能够显著提高植株种子产量。因而,该基因在培育高产植物品种中具有新的功能,从而为培育新的高产作物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可能性,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MYB37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种子产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提高作物单位产量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株高是植株形态建成的重要基础,是影响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传统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育种的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传统的杂交育种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选择和操作,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比如杂交品种后代既继承了一些人们希望得到的优良性状,但同时也继承了一些不好的性状;因此,传统的杂交育种需要通过长期的育种筛选,进而将这些不好的性状筛掉,这使得杂交育种的成功率降低并且年限增长。而转基因技术所转入的一般是经过功能验证且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的基因。因此,可以高效、准确、快速的将提高品质的基因导入到高产的作物中,也可以把高产的基因导入到品质提高的品种里。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以大大地提高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近年来,随着研究人员对植物高产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采用转基因等基因工程手段向植物导入外源基因提高产量已成为培育高产植物品种的新途径之一,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MYB类转录因子家族是指含有MYB结构域的一类转录因子,MYB结构域通常含有1-4个不完全重复的氨基酸序列(R),每一个重复序列R中大约有52个氨基酸,形成3个α螺旋,每隔约18个氨基酸规则间隔的色氨酸(W)残基,所以每一个重复中共有3个规则间隔色氨酸。MYB转录因子在动植物中都存在,MYB转录因子家族是拟南芥中最大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目前为止,拟南芥中已经鉴定出超过200个基因编码MYB转录因子,其中含有两个R的R2R3-MYB成员最多,大约有126个成员左右;MYB37属于R2R3-MYB中第14亚组,在拟南芥tair网站上的基因号为AT5G23000(https://www.arabidopsis.org/)。随着对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研究,越来越多的MYB转录因子被人们所认知。MYB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细胞形态决定、胁迫应答、分生组织形成及细胞周期控制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YB37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种子产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具体为如下A或B:
A:由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在如下a1)-a4)任一中的应用:
a1)提高植物的种子产量;
a2)增高植物的株高;
a3)选育种子产量提高的植物品种;
a4)选育株高增高的植物品种。
B:由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在如下a1)-a4)任一中的应用:
a1)提高植物的种子产量;
a2)增高植物的株高;
a3)选育种子产量提高的植物品种;
a4)选育株高增高的植物品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7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