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桩围堰基坑封底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8599.2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7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顺;杨超;张奉春;李伟;王永强;王海周;张永江;李红红;马柱银;奚冰;李胜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祥明 |
地址: | 272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底混凝土层 钢板桩围堰 基坑 封底结构 渗水盲管 排水沟 封底 铺设 施工 抗冲刷性能 施工安全 双层钢板 透水性 围堰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桩围堰基坑封底结构,包括:第一封底混凝土层,所述第一封底混凝土层铺设于钢板桩围堰内的基坑底上方;第二封底混凝土层,所述第二封底混凝土层铺设于所述第一封底混凝土层上方;若干渗水盲管,所述渗水盲管铺设于所述第一封底混凝土层与第二封底混凝土层之间;排水沟,所述排水沟设于钢板桩围堰内侧与第二封底混凝土层之间。本发明的钢板桩围堰基坑封底施工方法可以实现含水量大、透水性强的基坑封底。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层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可以成功解决钢板桩围堰抗冲刷性能差及施工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桩围堰基坑封底结构及施工方法,适用于桥梁水中墩基础施工,主要是在水流冲刷大、透水软土地层的新型的双层钢板桩技术、基坑封底方法。
背景技术
黄河下游粉细沙地质条件下水中墩围堰施工,粉细沙具有抗冲刷能力弱,局部冲刷深度大,透水性强,河流不通航,浮船难以进入。因钢板桩围堰抗水流冲刷、抗渗透性差,因此极少采用钢板桩围堰。而直接使用刚度大、抗冲刷性能好的双壁钢围堰,成本及施工难度大大增加。
透水性强的深水基础,若仅采用堵的方式,即采用一次封底,因基坑底与河道内水头差大,突涌水压力大,边封底,基坑下承压水边往上涌,将刚浇筑好的封底混凝土冲散,封底效果差,浪费大量的混凝土,透水性强的基坑封底一般采用加大基坑开挖深度和封底混凝土厚度,此种方法土方开挖量和混凝土量严重增加,并且封底效果不理想。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604052.1公开了一种采用浅埋深拉森钢板桩作为防护围堰的基坑施工方法。其涉及的基坑封底的主要步骤是:5)将围堰内部的地基土逐层挖除,挖至第一层内支撑的位置时在围堰的内表面上沿水平方向设置一圈腰梁,然后在腰梁的端角处两侧部位连接至少一根斜支撑,之后在其中一对相对的腰梁之间连接至少一根内支撑;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挖至设计标高以下30cm而形成基坑;6)在拉森钢板桩下端与基坑底面相邻接的部位铺设一层彩条布或土工布,然后在基坑底面上浇注一层混凝土垫层;7)在上述混凝土垫层上搭建模板,然后进行主体施工而制成承台或框构主体,在施工过程中将内支撑直接浇注在主体内,之后拆除模板;8)在陆地施工时,采用级配碎石或砼逐层回填基坑中主体与围堰之间的空间,边回填边从上至下逐个拆除腰梁及斜支撑;在河道中施工时,先用级配碎石或砼回填至最下层腰梁以下30cm处,然后将方木支撑在靠近回填层的围堰与主体之间充当临时支撑,再拆除最下层的腰梁及斜支撑,之后往基坑内注水至倒数第二层腰梁以下10cm处后拆除第二道腰梁及斜支撑,依此类推至最后一道腰梁及斜支撑拆除;9)将拉森钢板桩逐根拔除,由此完成整个基坑施工过程。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478530.1公开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刃脚双壁钢围堰钢筋混凝土一次封底施工方法,其中包括步骤:步骤三、河床岩面嵌补:向步骤一中所述双壁钢围堰(1)内的河床岩面上回填混合料,并形成回填层(6);所述回填层(6)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混合料为由粗砂和卵石按3:(6~8)的质量比均匀混合而成;步骤一中多组所述第一锚固钢筋(3)和步骤二中多个所述钢护筒(4)底部外侧壁上设置的钢筋锚固结构均位于回填层(6)上方;步骤四、封底钢筋混凝土层施工:先在步骤三中所述回填层(6)上方安装水平钢筋网片(7),再向双壁钢围堰(1)内灌注混凝土并形成混凝土封底层(8);所述水平钢筋网片(7)、步骤一中多组所述第一锚固钢筋(3)和步骤二中多个所述钢护筒(4)底部外侧壁上设置的钢筋锚固结构均浇筑于混凝土封底层(8)内。
由此可以看出,上述两篇对比文件采用的基坑封底施工方法对含水量水、透水性强的基坑封底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钢板桩围堰基坑封底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堵排结合的方式实现含水量大、透水性强的基坑封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85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纸、皮革转移膜生产工艺
- 下一篇:用于控制压缩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