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9984.9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2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沛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沛霖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拾音降噪 双通道 通信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具体涉及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耳机的使用非常广泛,然而,目前耳机普遍采用被动降噪的方式,即完全靠封闭的方法防止噪音,对外界声音进行隔绝,或者只是针对接收语音信号的麦克风进行过滤噪音,对外面的环境音起不到过滤作用,使用效益较低,同时不具备把外界低于人耳可听到的声音进行放大的功能,而且也不能与通信系统区分处理,导致现有耳机不能够主动吸收环境音进行分类处理、降低噪音和通过对讲机或手机继续保持通信,使用功能性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该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设计合理,在高噪音环境下,能够保护听觉,保持联系,同时在寂静的环境下,能收听到更远的声音,或微小的声音,非常便于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包括左耳机体和右耳机体,所述左耳机体和右耳机体之间通过架体连接,所述左耳机体和右耳机体内部均固定设有中心控制面板和扬声器,所述中心控制面板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右耳机体外侧设有麦克风以及麦克风底部连接有麦克风工作插线,所述右耳机体一侧设有与麦克风工作插线对应的麦克风线插口,所述麦克风工作插线通过麦克风线插头与麦克风线插口连接,所述麦克风线插口与中心控制面板电性相连,所述左耳机体和右耳机体表层均固定连接有拾音器,所述拾音器与中心控制面板电性相连,所述右耳机体底部设有控制块以及控制块表层设有音量增键和音量减键,所述控制块工作线路与中心控制面板连接,所述右耳机体底部连接有设备插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耳机体和右耳机体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池放置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耳机体和右耳机体表层均固定设有固定轴,所述架体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套与固定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麦克风与旋转轴套固定连接,所述左耳机体和右耳机体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耳机护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扬声器与中心控制面板电性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架体表层连接有护带,所述连接线设置在护带内部。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该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设计合理,通过设置麦克风、拾音器、中心控制面板和扬声器,在高噪音环境下,能够保护听觉,保持联系,便于在战场、工业和飞行等高噪音环境的使用,同时在寂静的环境下,能收听到更远的声音,或微小的声音,便于在救援、警戒和巡逻等要增强听觉环境的使用,能够主动拾环境音,有效区分处理信号,将高于耳朵接收的安全范围值降低,将低于耳朵接收范围的声音放大,而且可以同时保持使用对讲机通信系统,或者手机通信系统,使用非常方便,保证该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右耳机体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麦克风线插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电路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电路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电路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电路示意图;
图11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电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沛霖,未经胡沛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9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